对话吴彤:雕塑文化注重融合勿忘传统
2014-12-29 09:35:08长春日报
雕塑文化:注重融合 勿忘传统
——对话中国雕塑学会理事、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吴彤
什么样的雕塑作品,能将中国传统戏曲形象与西方雕塑语言融为一体,从而展现中国雕塑独有的文化韵味?近日,记者在吉视传媒方舟美术馆的“正无穷——东北雕塑新姿态系列展”中,有幸欣赏到了中国雕塑学会理事、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吴彤的作品《国韵——生旦净丑》,其中透露出的中国文化底蕴,着实震撼了长春雕塑爱好者们。
思维应兼具解构与建构
“看得懂”是许多长春市民对吴彤作品的“解读”。据了解,41岁的吴彤以其作品独特的述说方式成为中国雕塑界的中坚力量。他并不是将京剧元素融入雕塑作品的缔造者,却可以称得上是开拓者。其作品《国韵——生旦净丑》获第一届中国雕塑大展中国雕塑艺术大奖,并被北京国家大剧院永久收藏;作品《你侬》获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佳作奖。吴彤成为唯一一位在连续两届大展中获奖的雕塑者。
吴彤从2008年开始琢磨与京剧相关的雕塑题材,“只有作品拥有民族性,才能让艺术工作者更自信。作为雕塑者,思维应兼具解构与建构。”
长春国际雕塑展利于融合
吴彤认为,长春每年举办国际雕塑展,为各国雕塑家提供国际交流平台,对技术层面的提升及市民雕塑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世界艺术语言正呈现出愈发共融的局面,举办国际雕塑展,使得雕塑种类和形式都具备世界性。中国雕塑家不追求合理性,而最大程度表现想要达到的目的,而西方雕塑家则更具科学和逻辑性,以艺术的视角分辨对与错。双方均有可借鉴之处。”吴彤告诉记者,他最突出的感受是长春正着力传播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涵。“然而,我们现在的雕塑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本民族艺术形式的挖掘,还有较大空间,交流、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增加自身文化艺术的投入,以作品说话,引发世界的关注和尊重。”
戏曲故事融入雕塑获升华
吴彤的作品“用心”传达了传统文化。在《你侬》中,《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小青拔刀相向;在《我侬》中,《贵妃醉酒》和《苏三起解》两个毫不相关的故事被穿插于一件作品中。“《你侬》以旁观者的角度诠释爱恨交织的纷繁世界,《我侬》则表现出两者结局互换的复杂人生关系。传统文化不仅是一出戏、一个故事,用雕塑语言来表现它,可以拉近观者与雕塑作品的距离感,令其思考作品背后的深意。”
吴彤希望以其在长春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带动一批肯于关注传统文化、乐于创作有品位作品的同道人。
(责任编辑:周梦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