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法国艺术家眼中的 “地中海的女人”
2014-10-30 14:00:16四川在线
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10月25日,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主办的“地中海的女人——法国艺术家沃尔蒂作品展”,在四川博物院正式开幕。展览共展出100件法国艺术家沃尔蒂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涵盖了雕塑、绘画、壁毯等类别,其中绝大部分作品以女性为题材。
百件作品,展女性之美
走进展厅,一尊高2.2米、重约23公斤的青铜雕塑,首先映入艺术爱好者眼帘:一名女子笔挺地站立着,膝盖以上身体部位裸露在外,双手轻抚自己的胸部,眼睛骄傲而含蓄地望向远方。这件名为《地中海》的作品创作于1959年,其发型与长裙上的褶皱,令人联想起古希腊雕塑艺术。
整场展览中的近50件雕塑作品,除极少数动物、武士等题材,绝大部分均以女性为表现对象。这些女性或站或坐,或仰卧或俯卧,或独自凝神沉思,或与孩子玩耍嬉戏,令观者感受到别样的慈悲、宽容、平和之美。
有评论认为,沃尔蒂注重探索雕塑内在的建筑性,其作品的大小、比例都严谨、和谐、稳定,成功地将建筑思维、外形节奏、虚实博弈和情绪表现四者融于其中,使之成为世界当代雕塑大师之一。
现场还展出大量沃尔蒂的绘画和壁毯,同样大都以女性为题材。与其雕塑作品相比,这些绘画和壁毯更近乎抽象主义风格,往往用寥寥几笔勾勒女性整体形象,乃至对局部身体进行夸张与变形。沃尔蒂晚年饱受病痛折磨,从雕塑转而主攻绘画,这些作品的风格见证了沃尔蒂的转型。
塑造女性,慰藉苦难
沃尔蒂1915年出生于意大利乡下,1920年跟随家人移居法国。16岁时,沃尔蒂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师从于雕塑家让·布歇。20世纪30年代前期,沃尔蒂以其不停创作的双手,表达着对古典主义和雕塑大师的敬仰。
然而,二战爆发后,厄运便开始与沃尔蒂形影不离。1939年9月,法国对德宣战,当时正在军中服役的沃尔蒂被派往莱茵河前线。次年法国投降后,沃尔蒂作为俘虏被押往位于德国巴伐利亚的集中营,度过了两年半的牢狱生活。沃尔蒂目睹生命的脆弱和悲惨,并对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创作了大量素描作品。然而不幸的是,就在法国解放的前夕,沃尔蒂位于巴黎的画室遭到炮击,所有雕塑作品和大部分集中营题材创作毁于一旦。
灾难重塑了沃尔蒂的美学观念,使他更加坚持以人为本。在他看来,“女性赋予人生命,如同大地一样”,遭受巨大苦痛后,思念母亲的怀抱、渴望母亲般的温柔是人之常情,因此这个“人”尤其指代表母亲形象的“地中海女人”。此后终其一生,沃尔蒂都在通过塑造女性形象呈现美与和谐。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1月9日。
(责任编辑:周梦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