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原理与设计心理学
2014-09-17 08:58:41视觉中国
“格式塔”(gestalt)在设计中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字眼。它来源于德语,意思是“形式”或“形状”,一般用来描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格式塔原理”则是我们从整体上感知视觉对象的一些基本法则。
当我们要构建有意义的视觉图形时,这些法则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在设计logo时尤其如此。为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格式塔原理,我撰写了这篇针对设计师的速成资料。希望它对你有用!
图形与背景
Logo:Sony Walkman (via Wikipedia)
当我们看到索尼 Walkman的logo时(上图),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由黄白两色构成的单调图形,虽然从技术层面来讲它的确只是一个图形。正相反,大多数观看者会感觉到这个logo的层次:我们会看到具象的图案(字母W和跃动的点)以及似乎是衬托于图案之后的背景。
这正是格式塔原理在“图形-背景”这一关系中的体现,根据格式塔原理,当某个较小的图形被一个更大且格式一致的图形围绕时,在视觉上会给观看者一种“较小的图形更为靠前,并具有封闭性”的印象。当然,你也可以通过一些改变,来造成完全相反的印象。请试着把橙色的背景想象成一张纸,而字母W和圆点则是从纸上剔除的部分。你尽可以如此想象,但这样的方式会让人觉得这个图案极为不自然。
请注意,当环绕的图形格式不再一致时,图形-背景的主次区别也将不复存在。下面的这款图形看起来更像是一整块布满马赛克的平面,而不再有前景与背景之分。
当外部的大图形失去一致性时,原先颇具迷惑性的层次感也消失不见了。
接近律
Logo:IBM (via Wikipedia)
当我们观察IBM的logo时,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由间隔的平行短线组成的三个字母,而不会把每个字母看成是被隔开的8条短线。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部分的原因是几乎每个人都认识I,B,M,这三个字母,但这并非是全部原因。下面的这个logo是IBM的希伯来语版本,但我敢打赌,即便你看不懂希伯来语的字母表,你也依然能辨认得出logo中的字母。
Logo:IBM的希伯来语版本 (via Logodesignlove)
这种现象其实可以用格式塔原理中的一个简单的法则来解释,那就是接近律(principle of proximity)。在一系列的元素(如线条)中,人类倾向于把接近的元素归为一个整体。在IBM的logo中,与各字母顶端长短不一的短线相比,构成I的短线更为密集,字母I,B,M之间的间隙也较大,其结果就是我们会把I而不是字母顶端的短线看成是一个整体。
相似律
正如我们倾向于把距离相近的元素归为一个整体一样,我们也倾向于把外形近似的元素归为一组,无论这种近似是色彩,阴影还是形状上的。
Logo:当代艺术博物馆
位于洛杉矶的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在这个logo中,只有C是个规范的字母,在本该是字母M,O和A的位置上却只有三个几何图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和一个三角形。
当你观看这个logo时,很可能会把这三个彩色的几何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尽管它们并非彼此紧密相连,而C却会被排除在它们之外。如果硬要把正方形和圆形看成一组,把字母C和三角形看成是另一组的话,将会非常费力,虽然这样的归类方式似乎更为符合逻辑。这是因为格式塔原理中的“相似律”(principle of similarity)在起作用。
连续律
失去连续律的Dictionary.com logo
如果没有连续律,人们看待Dictionary.com logo的方式或许也会不同。
闭合律
人类的心理不喜欢有头无尾的东西。当我们看到一件未完成的图形时,我们倾向于“完成”它,即便只是在想象中。这便是格式塔原理中的“闭合律”(principle of closure)。
许多世界知名的logo都利用了闭合律,以最少的线条便达到了最生动的效果。以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的标志为例。在这个标志中,我们会“感知”到熊猫脑袋上的那道曲线,虽然事实上这条线并不存在。
Logo: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或许闭合律最有名的例子是 FedEx的logo中那个“隐蔽”的箭头。这个箭头并没用动用任何线条,而是巧妙第利用了字母E和字母X的轮廓。
(责任编辑:周梦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