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人是艺术家”到“艺术是人”——林正碌专访
2014-06-10 09:01:25艺术国际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要我么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知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倒也无妨。”
——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从“艺术”到“人”
在这个“艺术”被供之高堂的时代,艺术已经成为了“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
“一直以来,艺术都是被人们所敬仰的,而‘艺术’这两个字本身也被神秘化了。它有时候像上帝一样,好像是一种神祗才能产生的奇迹。” 林正碌说,“但是,如果你回到生命的原点,就会发现,凡事人能做的事情,一定具有其‘共性’。”
林正碌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人对生命价值或者对宇宙观、人生观的一种呈现方式。一部艺术史,实际上是一步人类宇宙观的发展史。
平面是人类归纳宇宙的极限载体,是人类理性思维符号化的极限载体;平面归纳能力是人类之所以高级于动物的智能的分水岭,人类总是先把多维的宇宙本质抽像归纳地到平面上,再从所归纳的平面出发去改造世界;人类平面归纳宇宙必然也必须先从视觉体验开始,而后才能上升为心理体验,最后升华为逻辑体验。
在“人人都是艺术家——林正碌教育实践展”中,林正碌通过通过“自由表达”“理性分析”“理性深入”以及“理性与情感并驾”四个课程,锻炼每个学员“平面归纳”的能力,体现个人创造力,从而让一个人自信的有效的去践行对自我以及外在世界的理解。
“我们要诘问的是,到今天这个时代,把人和神,人和伟人,人与天才之间拉近距离的的时候,每个个性才是真正的、自由的、高贵的、平等的。这种高贵、平等不是被施舍的,而是通过它的一种情感的抒发以及能力的表现来成就的。这才是我想通过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活动所要证明的。”林正碌强调。
不是补充,是彻底的改变
“林老师话不多,最常说的就是他的13字箴言——‘交接处微弱偏亮,注意冷暖变化’。”一位学员说道。
批评家天乙认为,林正碌通过“对光的分析与把握”将传统美术教学分门别类训练方式糅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个性。
“古往今来的教育已经十分艰难。现在的美术教育是错误的,他们试图把一种天才、大师的智慧定义为可以解释的。”林正碌说。“而光是一种无限的追求与穿透,它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来了解世界的最有效的工具。我们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温度、气息感、体积感等等——都是光在传递。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追光行动。当然,我们已经很成功了,我们已经解决了一种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我们成全的是生命,是每个人。只有人类的个性得到成全的时候,才能展示出人性本身的高贵。” 他认为,生命不能以成败输赢来判定,最重要的是成全生命的本身,人要活得高贵、幸福、庄严。
林正碌强调:“我不是对传统美术教育的补充,而是彻底的改变!这不是落后与先进的区别,而是错误与正确的区别。落后和先进只是时间问题,而错误与正确是相驳的。”他坚信,虽然这次教育实践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每个人可以通过家庭、朋友传播,这种教育方式很快就能得到普及。
如同贡布里希所说,“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林正碌通过其教育实践展,再次强调了“个性”,使“个体意识”得以重申。
(责任编辑:周梦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