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娅萍作品展:脆弱和坚强仅有一线之隔

2014-04-15 08:58:57艺外ARTITUDE

  梦境 复合媒体

  3月12日,艾米李画廊的马年首展“我不在我所在的空间──范娅萍作品展”开幕。展览由邀请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冯博一策画,集中展示范娅萍2004至2014年在这十年间创作的装置,油画,版画三个类别的作品,艺术家精心的将她自己的梦幻空间呈现给我们。整个展览作品层次丰富,布展细节到位,现场邀请的开幕嘉宾也足够重量级。这是2014年初,李颖将与画廊相邻的150平米空间租下来之后的首次使用,整个画廊的展示空间扩大到800平米,有54米展线长度的空间主要展出范娅萍的油画作品。

  范娅萍是一位对空间和材料都具有很强控制能力的年轻艺术家,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主攻油画方向,她对空间装置的兴趣和把握能力有可能来自于她心理学博士的背景和她多年的社会服务经验。范娅萍有过一段对她来说非常重要的教授学生画画的经历。“少女成长”这一系列的作品,模特都是来自于身边朋友的孩子或是学生。在与这些孩子接触的几年的过程中,观察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亲、朋友和同学的各种关系。范娅萍的这一系列作品将这些孩子的变化注入其中,也是艺术家所有作品中历时最长的,艺术家将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修行,在这个过程她自己也成长了,对艺术的看法也在变化。范娅萍一直在说,她认为的艺术是综合的、无处不在的,在我们看来一些更倾向社会服务的工作,范娅萍也将其视为其艺术的一部分。十几年来范娅萍和很多教育公益扶持机构合作,捐赠作品、给这些机构上课。她在美院教书时构架了一个庞大的课程体系,融入心理学临床经验,从哲学、古典音乐、建筑、绘画和生活等多个角度,来提升学生对美感的感知能力。她还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顾问,对目前中国女性和孩子的教育状况给出建议,推动法律法制法规的健全,这些被范娅萍视为自己正在解决的艺术问题。

  艺术家将她关注的社会性青年问题贯穿到作品中去,因此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冯博一形容范娅萍对艺术有着怪异的想像力,这种想像力源于范娅萍对现实的转换能力。而创作上持续的激情和动力,则来源于上文所提到的范娅萍的生活经历以及她充沛的精力,其装置作品以及收集的学生的成长文本记录承载着艺术家对青少年的观察,学生的变化也给了艺术家持续的动力。展览展出的装置作品仅是她诸多方案中的一部分,有〈梦境〉、〈童话〉、〈Angle Doll〉等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装置作品,其中〈梦境〉是用大量的娃娃玩偶,用网、线、丝绒布等等这些极具手工感的材料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装置。进入到现场〈梦境〉的空间内,小心翼翼不敢触碰任何东西,那些精微服饰的细节的脆弱性,已经四面围起来的镜子,彷佛真的进入了一个青少年的脆弱而敏感的心理境地。范娅萍用这件装置作品表达出她对青少年的理解,观众通过在空间内体验脆弱和坚强仅有一线之隔的感觉。在这里,艺术家的感觉是什么,作品的来源与初衷,包括青少年的心理等等这些与作品有关的因素,都变得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范娅萍通过〈梦境〉这件作品让我们体验到脆弱和坚强仅有一线之隔的这种感觉。也是这次展览作品的所传达出来的感觉。艺术家有意为之地通过现成品的装置、手中画笔的感觉,使作品产生出动荡、扭曲、分裂的世界—恐怖的梦魇混合在一起的超现实场景。题材与情节离奇怪诞,形态自由放肆,风格异常;而装置角色的立体感,特定的美少女、天使、小恶魔等形象又具有经典的意味,导致了无处不在的童心和创作过程中的冲动与理性。我们能看到作品呈现出的癫狂般的自由和自我的趣味,正是象征着她内心的憧憬。而笔者揣测对于范娅萍内心的憧憬表现的更直接是她多年磨一剑的绘画作品。

 

花草系列 复合媒体

  范娅萍的油画作品主要集中在举架5.7米的新空间内,空旷宁静的空间更让艺术家笔下的人物显得无助和迷茫。范娅萍的艺术具有虚拟的真实通过角色的注视,穿越了真实与虚幻的二元对立,使那些绘画的图像和异常逼真的玩偶让人目迷五色,沉溺其中。她很善于删选各种事物中,她认为有用的元素,艺术家所用的少年形象,抓住了动漫形象中的直接元素,但她为了赋予人物更多的内容,对画面的颜色和人物装饰又做了深入的挖掘,形象的直接性和人物装饰的细腻性构成了画面混杂、暧昧的感觉,给予普通观众以很大的想像空间。这种想像的空间完整性很强,充满着夸张的心事呓语、梦境和感伤、迷茫的气息,似乎是生存与情感、记忆的自然流淌,看似宁静,却又潜隐着惊心动魄让人为之一颤。按常理来说,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品会相对比较多一点,但是范娅萍却不是,她绘画作品中每一张作品,每一个人物,都是又现实模特来源的,并且每一张作品都与她对每一个人的观察有关,不只是简单的形象复制。这让范娅萍的油画作品更具珍贵性。

  这次展览现场弥漫在极度诡异的氛围中同时变幻出无尽的想像,逼仄、闪亮的视觉空间将观者带入到了一种心理体验的境地。这是艺术的自由和权力,显示了她创作才华和自由穿越各种界限的行动能力(冯博一语)。范娅萍的创作在今天显得非常难得,她所塑造和呈现出的事物所具有坚强和脆弱的两面性,是事物美好与极端的二极,也是另一个“自我”存在的状态。这种对事物两面性的转化和呈现,触及了一种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真实,是我们每天面对但又被忽视的一种伴随我们终身的心理体验。那么范娅萍所理解的“真实”体验就处在被日常琐碎之事所掩盖的地方。

(责任编辑:周梦平)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