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拉马什:情境模型制造者
2014-01-16 09:10:00艺术世界
伯特兰·拉马什(Bertrand Lamarche),生于 1966 年,生活居住在法国。作品刚开始主要是建筑模型和摄影,渐渐地和气象现象如涡流、旋风、龙卷风等结合在一起,构成极大的张力并为他的叙事提供情境。
ArtWorld:你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模型,这和你的建筑背景有关系吗?
拉马什:我其实并没有建筑方面的学历或文凭。我虽然是巴黎玛拉盖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的老师,但我在那里教艺术。在我看来,尽管模型经常让人联想到建筑,但是我制作的模型都和现象有关,或者是一些更为抽象的概念。我对模型的运用和电影的推拉镜头相似。在我的模型中,建筑是我从现实当中借用来的景观的一部分。我在工作室里进行重建,把它当成是个实验室。我对景观始终都有浓厚的兴趣,我试图把城市空间解读为一些符号,类似于一种对幻想的表达。我觉得自己大多数时候是个艺术家。建筑师需要在一个有效的认知范围内对情境做出反应。我和建筑师可以共享的是他们作品中虚构的可能性。我从未试着去建造楼宇,也很少自己图绘建筑项目。我感兴趣的是建筑是如何同时间、空间相契合的,若是不契合又是为什么;建筑何以能够以它自身的周期、潮流或控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滞差。
ArtWorld:你需要在工作室做很多次实验吗?
拉马什:是的,最终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很多时间。我的大多数模型和作品都是手工制作的。我不使用先进的科技,也不会寻求太多的帮助。我的工作室以一个巨大的模型为基础,它还有很多细节亟待解决。每一件新作品都可以看作是这件模型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部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数据库,我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创作新的作品。建造一个情境以及每个情境的情节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展览之前,还要对作品进行尽量多的测试。有的时候,在第一次展示之后,还需要继续改动。
ArtWorld:在《地图》(Map)中,你用烟雾绘制虚构的地图。这件作品重构了一种去除了领域且不断变化的地图。这张地图在出现的同时也在消失。这件作品最初的构思是怎么来的?
拉马什:《地图》一开始是为模型里的一个夜店设计的舞台。但正如我刚刚提到的,创作有的时候会在过程中发生变化。这种烟雾更多地让我想到某种排泄、污染以及一种奇怪的喷泉,于是我决定把创作的重心放在烟雾上。我让烟雾直接通过管子喷洒到桌子上,并给桌子铺了一层黑色的布,提高烟雾的可见度,烟雾在布面形成的高高低低的纹理和褶皱让我联想到了地图。 烟雾同样需要精确的计算。尽管它看起来难以控制,但是,其实我们可以控制烟雾的流动、密度、方向,以及它在某个时候的形状。当你使用一台烟雾机的时候,你需要界定它出现或演变的时间及状态。“短暂”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定义气象。气象是一场事件,一个出现和消失,可见变得不可见的现象。建筑几乎是气象的对立面。建筑同天气、龙卷风、台风、海啸、雾霾等气象状况有着紧密的关系。对于建筑来说,气象状况意味着危险。
伯特兰·拉马什,《地图》(Bertrand Lamarche,Map),装置,制雾机,织物,桌子, 2011,collection Musée Départemental d'art contemporain de Rochechouart,© François Fernandez, Courtesy Galerie Jérôme Poggi, Paris
ArtWorld:你认为雾和城市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吗?这是你在你的城市模型中多次使用烟雾的原因吗?
拉马什:毋庸置疑,雾霾以及污染同一个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我的作品中,烟雾更多的是一种情节,一场事件的开始,所到之处留下了记号、征兆或预示。雾给一场戏剧或无法预测的东西的到来搭建了情境。
ArtWorld:城市、建筑、空间不只发生地理变化,其变化也是历史性的。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如何呈现城市、建筑或空间的时间层面?
拉马什:城市始终都在不断的更新当中——破坏那些现代主义的人工制品,然后创造出似乎与当下更为契合的新的建筑模型。我的模型始终都和其历史印记有关。通过复制真实存在的,我让一种“非历史”的视角成为可能。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从当下的变化、改造中脱离出来。尽管这些建筑在现实中被毁坏了,但是它们在模型中是持续存在的。
ArtWorld:你对景观和城市如此感兴趣,且关注气象现象。你有没有体验过什么极端的气象状况?
拉马什:我的作品都是在工作室完成的。我非常想要体验一些极端的气象状况,比如在一个合理的间距内观看一场真正的龙卷风,但我从未有机会去经历。一直以来我都对灾难很感兴趣,暴风雨、暴风雪总能让我为之一振。
ArtWorld:你的虚构并非故事性的,而是类似科幻小说。你有什么喜欢的科幻小说或电影吗?
拉马什: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评价,尽管我并非科幻的铁杆粉丝,但我很喜欢科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科幻创造出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图像;其次,科幻看起来总是很真实。这的确和讲故事是不同的。我感兴趣的是科幻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它挖掘出来那些虚构的或批判性的主题。就我自己而言,我更喜欢我小时候看过的《时光隧道》(Time Tunnel)和《神奇的伸缩人》(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Man),这两部作品影响了我后来的创作。
(责任编辑:周梦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