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入围名单产生
2012-11-12 13:22:14南方都市报
经过10日、11日两天近15个小时的激烈争辩,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居住建筑特别奖、青年建筑师奖、杰出成就奖和建筑评论奖五个奖项的17 个入围作品(人)全部产生。入围作品的考察将在近期进行,入围作品的公共投票将于11月13日凌晨开始。
该奖项是目前在内地香港台湾影响力最大,参与数量最多的建筑奖项,第三届大奖由南方全媒体、南方都市报主办,华侨城地产独家赞助。
多数奖项都经多轮投票才产生
此次参与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初评会的评委共12人,除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一人10日缺席之外,其余评委全部全程参与了初评。中国建筑传媒奖总策划人赵磊主持了初评会。
按照大奖章程,初评会依然按照提名人阐述、讨论、投票的顺序进行。投票严格遵循程序,并秉持“票数过半”的原则,所有入围作品(人)得票率必须 过半。除了杰出成就奖初评委员意见相对统一之外,其他奖项都进行了多轮投票,最佳建筑奖甚至经过四轮投票,耗时70余分钟才得出最终结果。
在五个奖项的评选中,每个奖项入围名单诞生之前,评委的讨论都很有看点。如对居住建筑特别奖中入围作品———“四季:一所房子”的讨论中,来自 台湾的初评评委王俊雄认为:“玻璃窗这种现代的元素藏于外墙的砖头窗花之内,令建筑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有屋顶收集雨水,人畜分区等理念都很好。”而赵辰 却认为:“这样的建筑,动用了传统的当地材料夯土,值得肯定的,但搭建的技术是否成熟?并且占地面积太大,不利于农村节约土地资源。”《建筑师》主编黄居 正也认为:“从建筑材料和搭建理念来看,这种乡土建筑已很有突破,但是否能被农村建设广泛拷贝,还存在很大的疑问。”《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辑、深圳大学建 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饶小军则质疑:“这样的建筑造价应该不菲。”同时,《新建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晓东认为:“这样的建筑过 于通透,在陕西可能不太合适,或者更适合在岭南”。
中国建筑师需要更多独立精神
初评会结束后,赵磊表示,本次初评委会12位平外全部到场,并且多数评委在来参加会议之前都仔细看过所有提名材料,这使得评审的质量较高。和前两次大奖的初评相比,这次初评程序更为成熟,投票机制更为严密和有效,这使得初评会效率较高。
黄居正称,从此次初评会申报和提名名单中可见,今年整体的数量不仅大大多于往届,并且质量都要比往届高,可见该奖项影响力的提升。
王俊雄会后也对记者表示,此次初评会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较以往有很大突破。但他也提出,目前中国建筑师需要更多的独立精神,他认为从初评作品中可 见,有些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明显,希望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不过,令他欣喜的是,名单中小而精致的公共项目较以往增多了,比起以往大规模的靠量打造出来的建 筑来说,这是中国建筑上的一大进步。
第三届建筑传媒奖入围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最佳建筑奖入围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这是一个涉及当地传统资源保护并促进社区发展的建筑项目。项目坐落在云南腾冲,通过对当地气候、建筑资源、建造传统的考察与理解,建筑最终采用当地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做法,及木、竹、火山石等当地常用材料,并完全由当地工匠来营建。
歌华营地体验中心:建筑位于秦皇岛。这样一个包括了剧场、大型活动空间、D IY空间、咖啡屋、书屋、小型音乐厅、大师工作室、V IP室等复杂功能的项目,却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全部的设计和施工,这对建筑师的控制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歌华营地体验中心最后却呈现出了良好的完成 度。
罗东文化工场:罗东文化工场为台湾近年来最具突破性之公共建筑,历经十四年的发展、设计和建造,最终得以实现。项目成为都市空间的整合器,原来因为外环道开辟被切断的空间纹理被重新接续起来,同时借着这些新通道,居民可以很容易地走进参与文化中心的展演活动。
南山婚礼登记中心:项目暗示了一座城市在大规模高速度建设之后进一步提升的新的方式,即通过小规模的局部介入和穿针引线式的调整,改善目前粗糙乏味的城市空间。建筑内部的一条连续的螺旋环路舒缓地串联起整个序列性的片断,广场也成为附近社区一个中心。
休宁双龙小学(申报晋级):双龙小学改建项目是维思平组织捐助、研发、设计、施工的一项公益研发建筑工程,采用自重较轻、抗震性高的轻钢结构体 系,被动式节能、复合板材材料,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确保能耗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创造最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多功能的室外场地,优化村落生活及校园公共 空间。
居住建筑特别奖入围
宁波鄞州人才公寓:项目作为人才保障用房,具有较为典型的住宅公建化的特征,最终设计的切入点仍然是城市,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现城市生活最大化。因此面向城市设置一系列的居住及城市服务设施,是集居住、生活、交流、休憩、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辐射整个周边区域。
四季:一所房子:针对农村生活方式、并结合现代和传统设计手法的农宅项目。透过当代的建筑手法和引进新颖的概念,建筑师尝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和素质。设计力图保卫传统乡土建筑材料的运用和建筑技术,有意识地将乡土智慧逐步融入现代施工中,創作一个当代泥砖房屋的设计原型。
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华润希望小镇的设计运用了聚落的设计方法,以应对场地条件、人群特征、历史记忆和传统沿承的矛盾。因地制宜、从自然中生成的秩序使其具有了“当代聚落”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预报
入围作品投票明日开始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入围投票将在中国建筑传媒奖官方网站南都网(cam a.oeeee.com )进行,投票时间为11月13日0:00———12月9日23:59。对每个入围作品(人),官方网站每个IP每天可投1票,总票数最多的,终评时占一个评委投票名额。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及初评委员会
主 席:黄居正
委员:(按拼音顺序)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及初评委员会
黄居正《建筑师》主编
李晓峰《新建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马卫东 文筑国际创始人、建筑评论家
饶小军《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辑、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史建 建筑批评家、策展人
王俊雄(台湾)《台湾建筑报道》总编辑、淡江大学建筑系专任副教授
王路《世界建筑》主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明贤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策展人
叶长安(香港)建筑师、策展人、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
于冰《Domus》国际中文版主编
赵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支文军《时代建筑》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凡)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