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Venue:WIELSContemporaryArtsCentre,BrusselsExhibitionTitle:EcholaliaDate:12September–14December2014 比利时艺术家AnaTorfs个展“模仿言语(Echolalia)&rdquo…
Venue: WIELS Contemporary Arts Centre, BrusselsExhibition Title: EcholaliaDate: 12 September – 14 December 2014
比利时艺术家Ana Torfs个展“模仿言语(Echolalia)”日前在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展览名称指的是一种词语被神经质地复述的情况。起源于童年——在那时,模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在长大之后的强迫性模仿就成为神经紊乱的一个征兆。在这里,这个词语同样被用来明确Ana Torfs的联想方式以及她的作品——其作品由明显随机选择的一组主题的“回应”组成。
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创作于过去5年间的6件作品,检验了其艺术-科学实践中的一次改变。尽管从创作初期开始她就着迷于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一种更加社会政治性和历史性的转变成为了这场展览的标志。展出作品的特征被一组共享的主题刻画了出来:语义学,“伟大的发明”以及(语言学中的)帝国主义思想。
作品“家庭阴谋”(Family Plot)(2009-10)展示了一些植物学家及其发明。在其中,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1707-78)凭借其在植物命名方面的成就而作为一个关键人物被引入。作品分两行展出,科学家在上一行,下一行更大的框架通过展示前后关联的事实与权威的边注来描绘了他们的世界。这些科学家的威望以及探索式的发现以这种方式被破坏了,表明他们的“发现”实际上是有限的世界观的一部分,无法在事物被命名和分类前对其存在做出解释。
作品“[…] 染料(STAIN) […]”(2012)带来了被染了色的鹅毛,以及一些会让人联想到与各个颜色相关的事件或奇闻轶事的图片。“传奇(Legend)”(2009)分类呈现了拍摄了戈梅拉岛9处风景的照片,并伴以描述了经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琐事与传言的不连贯的图注。“鹦鹉与夜莺,一处幻境(The Parrot & the Nightingale, a Phantasmagoria)”(2014)可以看作是对贯穿了整场展览的主题与概念的一个综合。以哥伦布第一次来到美洲写下的日记为基础,作品中的屏幕充满了一个热带花园的黑白照片,旁边的显示器上则有一位手语翻译正在“读”日记。图片的排列与数层翻译反应了哥伦布在“探索”时出现的语言混乱。在日记中哥伦布以近乎孩童般的天真描绘了他所看到的景象,但他的宣言却充满了帝国主义的西方优越感,比如陈述当地人可以很容易地被用作仆人。
展览给人一种游历在百科全书的目录中的感觉,在表面上形成了一种枯燥乏味和缺乏热情的氛围。Ana Torfs的世界就是被这些不断重现的主题及其创作方式的连接性特性所界定的,不过它也取决于观众去积极地挖掘一层层的阐释与意义,以全面地理解作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张晓君 010-84599275-801bjb@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8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5]1282-139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