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代雕塑家卡尔多:在冰凉材质中寻找灵魂

2014-09-09 09:05:22北京青年报 作者:史祎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守成与腾飞——卡尔多雕塑与范曾绘画联展》于2014年8月30日-9月2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法国当代雕塑艺术大师卡尔多作品首次在国内露面,其中包括著名的戴高乐及丘吉尔雕像等90多件作品。展览还展出数十幅范曾绘画代表作,其中《广陵散》、《沧海行》等也是首度面向公众展出。

  展览期间,北青艺评记者分别对话卡尔多与范曾,除了“就艺谈艺”,对于一些公众非议的话题,范曾先生也做了回应。

  让·卡尔多,1930年生于法国圣艾田市。先后在圣艾田、里昂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后来又长期在里昂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任教。1983年11月9日当选为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卡尔多不属于任何潮流、任何流派,只要自己觉得应该,就会随时回到具象创作。法国、加拿大、波兰等地70余件大型纪念雕塑由卡尔多创作。在巴黎,他为美国驻法大使官邸创作的一件题为《自由火焰》的作品和塞纳河左岸的《杰弗逊像》,香榭丽舍大街的《丘吉尔像》和《戴高乐像》一起,共同象征着“自由”。

  北青报:您的《戴高乐像》矗立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丘吉尔像》在小皇宫门前,城市里还有很多您创作的雕塑作品。能常常在自己生活的城市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感觉?

  卡尔多:当时戴高乐像造的时候是通过竞标获得这个机会的,我很荣幸能够建造这个雕塑,当时感受到了非常强大的责任感。在造像过程中,我把自己整个人都投入进去了。两三年后,当我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再次看到戴高乐像的时候,感到很惊讶,就像看到了我自己。

  北青报:我知道在进入美院学习雕塑之前,您曾是一位石刻工匠。在您看来,一个雕塑艺术家和一个石刻工匠的区别是什么?

  卡尔多:其中一个不同点在于雕塑家可以运用多种材质,比如木头、大理石、蜡等等,材质的不同决定了艺术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手法不同。如果以大理石造一个人抬手的姿势,可能很容易断裂,所以表现动作用青铜材质更好一些。但无论是什么材质,对于自我寻找和艺术造型的寻找是不变的,和材质没有关系。我造像经常用大理石、石、青铜,但我更喜欢青铜,因为青铜的材质塑造起来更方便,更容易表现自己的想法。

  北青报:我看到您的很多作品并没有对面部或肢体有细致的刻画,比如《女与子》、《打桥牌的人》,有的甚至连肢体都不完整,但整个作品看上去却十分生动,这里面有什么魔法吗?

  卡尔多:这就是我雕塑的特征。在雕塑中我更希望暗示出一些想法,而不是明示。在创作中我一直寻找灵魂这个东西,无论是抽象的雕塑还是具象的雕塑,能触动别人就是因为一件作品有灵魂。

  北青报:做大型雕塑很辛苦,创作一件作品最长花了多长时间?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克服精神疲劳?   卡尔多:创作大型雕塑需要两到三年。在巴黎南部有一个城市叫特雷克伊,有一个雕塑是纪念法国抵抗德国战争胜利,它是一个爆裂的球,代表人民意志的爆发。在工作中,我的身体和精神都丝毫感觉不到疲劳,在造戴高乐像之前,我的膝盖曾做了一次手术,本来不能做跪着的动作,但当我造像的时候好像就和正常人一样了,连我姐姐看到都很惊讶。可能因为我完全被这个主题所吸引,所以感觉不到伤痛和疲劳了。

 

  北青报:您也是一位艺术学院的老师,能给中国的同行们提供一些艺术教育的经验吗?

  卡尔多:我非常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我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常常告诉他们要多留意现代的建筑,在文化方面要经常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但我最注重的还是个性。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火焰,要学会发现自己的小火焰,让它燃烧得更旺盛。

  中法两国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不同,但是在艺术中都有对“真”的寻求,这也是艺术能够跨国界的共通点,有共通点才能交流。无论是抽象绘画还是具象绘画,画家都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真我,通过绘画带出文化、文明对自身的影响,只要表现真我的艺术就具有普世性,这种“真”把我们联系起来。

  北青报:做了几十年雕塑,有没有灵感枯竭的时候?

  卡尔多:我13岁就开始做雕塑,这次展览会展出一个作品,是我17岁、18岁的时候在大学里偷偷造的情人像,因为那时候我恋爱了。我在27岁的时候学业结束了,得了一个奖学金去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学院学习两年,那之后,29岁到45岁是我创作作品最多的一个时期,正是在那个时期我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在这之后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但在那十几年间是我的巅峰时期。

  这么多年来,灵感枯竭的情况确实有,在法语里把灵感枯竭比喻成穿越沙漠,当处于这种状况时我会感到非常非常艰难,会感觉到疲倦,在触摸雕塑材料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好的感觉了,但是这时候我不会放弃,不会因为没有灵感而停止雕塑,在不断的工作中会有突然灵光乍现的感觉,这时候灵感又回来了。

  艺术是从自然汲取灵感然后再创作的过程,而不是拍照一样原封不动复制下来的。2008年美国驻法使馆大使夫人邀请我创作一个雕塑,表现美法友谊,她提出塑造两个战士,分别代表美国和法国,但我觉得这个想法不行,于是我创作了一团燃烧得高高的火焰,取名《自由火焰》。我的每个作品都会加入新的东西,在创作的时候我从来不重复自己的东西,使得我的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技术已经很娴熟了,可以“制造”很多东西,但只有我有情感需要,比如喜悦、悲伤,或是有固定主题时,我才会创作,充分地表现自我。有一次过节,我的一个朋友一定要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但我当时有工作拒绝了他,可是他还坚持要我过去,我当时非常生气,于是做了这个《生气的公鸡》,造这个像就是为了让我自己从愤怒中解脱出来,然后我就不生气了。

(责任编辑:周梦平)

推荐关键字卡尔多雕塑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