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或许影响了他们的艺术路

2013-11-20 14:11:36重庆晨报 作者:李炼

  杨洪

杨洪

  今年获奖的青年艺术家中,有一位没来现场领奖,原因竟然已是高校老师的他要上课。这位艺术家叫杨洪,19日,身在云南楚雄的他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杨洪:获奖不影响我的艺术

  受访人:杨洪,高校教师

  从艺经历:2013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

  获奖情况:2013罗中立奖学金

  今年获奖的青年艺术家中,有一位没来现场领奖,原因竟然已是高校老师的他要上课。这位艺术家叫杨洪,昨日,身在云南楚雄的他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杨洪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老家的一所高校任教。“前段时间因为外出参加展览请过假,现在欠的课实在太多了,请不了假了,所以很遗憾没能来。”杨洪告诉记者,他一有时间就会搞点创作。“这边的老师做的可能都是一些相对传统的雕塑,我的作品相对要当代一些,他们可能也不太关注外面的展览或者比赛什么的。”

  杨洪告诉记者,这是他毕业之后唯一投稿的一次评奖,没想到就得到了大奖。“我很高兴,但这不会对我有任何的影响。”杨洪非常平静地告诉记者:“我有自己的工作,课余时间搞搞创作,这样挺好的,我不想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

  杨洪的答案让记者有点惊讶。“我觉得艺术不应该成为职业,艺术也不应该更多地受到经济的干扰,那样会让艺术变味。”杨洪认为,艺术可能在将来会给自己带来经济收益,甚至可能靠艺术就能养活自己,“但只要我从事的工作没有阻碍我的艺术创作,两者没有冲突,我就不会放弃我的工作。”

  对话

  记者:你怎么看待获奖?

  杨洪:能获奖当然很高兴,但我并不会因为获奖去改变什么,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很好,一边工作,一边创作。

  记者:你目前有什么新的打算?

  杨洪:好好上课,课余时间搞好创作。

  去年获奖者

  聂正杰:获奖后买车买房

  受访人:聂正杰,职业艺术家。

  从艺经历:200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曾任高校教师。

  获奖情况:2012年约翰·莫尔新绘画大奖(本报2012年7月6日曾作详细报道)

  获奖对聂正杰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说实话,在获奖之前,我的作品几乎没有太多的销售,在高校当老师,工作室也被拿来用作小孩子画画的培训教室。”聂正杰坦言,获奖前更多的时间用来谋生计。

  去年6月,聂正杰获得了“约翰·莫尔新绘画大奖”,他认为获奖让他有了更多的创作激情,也更加坚定了艺术家这条道路:“开始有人主动找上门收藏我的作品了。”现在,聂正杰已经辞去高校教师的工作,少儿绘画培训也取消了,租了一间面积更大的工作室,成为了一名职业艺术家。获奖后聂正杰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出行交通工具从电动车变成了SUV,在大学城买的房子明年也要交房了。

  随之而来的是聂正杰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大型展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聂正杰陆续参加了英国最大的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西南青年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等多个重要展览。明年,聂正杰的作品还将再次出现在2014利物浦双年展上,并且他的个展也将在曼彻斯特举行。

  聂正杰 《返乡青年》

  对话

  记者:你怎么看待获奖?

  聂正杰:其实获奖并不代表成功和成名,获奖只是让我更加坚持艺术创作,继续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记者:你目前有什么新的打算?

  聂正杰:目前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画画,不断完成好的作品,为明年的利物浦双年展和曼彻斯特的个展做好准备。

  记者:现在你也算是知名艺术家了,怎么协调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聂正杰:说实话,现在的应酬更多了,这会影响到我画画,这是我接下来需要协调的地方。对于个人方面,我还不是太想结婚,相对自由的状态可能更适于创作吧。

 

  前年获奖者

  陈蔚:正展览作品80%被预订

  受访人:陈蔚,职业艺术家。

  从艺经历:2006年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坚持艺术创作。

  获奖情况:2011年第6届AC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

  在获奖之前,陈蔚已在国内的艺术圈小有名气。“获奖之后,有更多的人知道了我,作品的市场反响也比以前更好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陈蔚坦言,虽然她努力不受市场的左右,但对于一个“靠市场养活”的职业艺术家而言,市场的认可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获奖的蝴蝶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陈蔚获奖后第三天举办的2012年艺术北京博览会上,一家北京画廊挂出的4件陈蔚作品,在开幕的当晚就被全部买走。去年,她参加了上海双年展、央美“未来展”等重要展览,还作为第一位内地艺术家应台北艺术大学之邀,完成了为期1月的学术交流并举办了个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蔚刚从台湾回来,她告诉记者,她的第二个主题为《未竟之地》的个展目前正在台北展出,开幕当天,就有80%的作品被人订购,“都是我2013年的新作品。”

  至于获奖之后的最大变化,陈蔚说,就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与定力。从市场看,自己的作品销路更好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更有底气,心境也更加平和与淡定,你可以静下心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都会更丰满。

  对话

  记者:你怎么看待获奖?

  陈蔚:获奖当然是好事。特别是一些学术含量高、影响面广的奖项,对于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记者:你目前有什么新的打算?

  陈蔚:获奖之后,市场反应好了,诱惑也多了。许多朋友都鼓励我“乘胜前进”,多出作品。而我自己的打算却恰恰相反—我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要慢下来,沉静下来,让自己的艺术之路走得更踏实,更加追求作品的质量。

  记者:怎么协调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陈蔚: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还应该将一部分精力分配给家庭生活。现在摆在我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尽快生孩子。艺术家也是普通人,将世俗生活安顿好,对艺术创作是有好处的。

  30年前获奖者

  庞茂琨:

  获奖后有了努力方向

  那么,对于现在的艺术名家们,获奖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能获奖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获得一个有分量的奖。”庞茂琨认为,像罗中立奖学金这样由专业评委评选出来的奖项,是对青年艺术家的极大的认可和肯定。

  1983年,还在读大二的现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庞茂琨的作品《苹果熟了》,就在全国美展四川分展中获奖,并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作品还在当时最权威的《美术》杂志上发表。“作品刊登后,我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每天都能收到一大摞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庞茂琨告诉记者,“那种荣誉感,是其他奖励无法比拟的。”

  “获奖就是让自己在艺术上的努力有了方向,”庞茂琨说,“那么年轻奖项就把你摆到了那么高的位置,不努力也不行了啊!”

(责任编辑:周梦平)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