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展在杭顺利举办
2013-09-02 11:52:06浙江美术网
2013年9月1日晚上7点,“纤维、心维、思维”——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展在三尚当代艺术馆开幕。施惠、王冬龄等美院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其中,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亲临现场,并发表了讲话。
纤维,作为一种古老又新鲜的材料,有着亲切独特的艺术语言。随着软雕塑的发展,纤维艺术被越来越更多的人认知并接受。
本次纤维与空间展的作品,均由中国美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提供。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利用各种纤维与软质材料,并结合空间创作,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参与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有柏慧、陈晓春、关凯夫、黄燕、Kirstin Burckhardt、刘攀、刘雯、Maria Ganeva、曲艺、任倢、Stani Slavamarkova、石冰、宋春阳、辛齐、徐斌、章晴方、周慧等。
这些精彩而独特的作品,吸引了大批美院师生与艺术爱好者。有的观众久久地伫立作品前,凝神细思;有的观众则拿起相机纷纷拍照留念。走入右侧展厅,记者立马被一组悬在半空的“车票”吸引。
这组名叫《吾·道》的作品,是由青年艺术家徐斌创作。徐斌有着深厚的“杭州情结”,这个情结源自艺术,源自施老师的雕塑。他这些精心制成的“叶子车票”,看似是艺术的虚构,其实均取自他的真实经历。其中,从“广州——杭州”的车票,更是承载了他对施老师的敬爱,与他执着热切的艺术梦。(那一年,他终于如意成为施老师的弟子。)之所以选择树叶做表达材料,是因为树叶会飘零,就如同我们不断“北漂”、“南漂”一样。他说,十二幅作品,在中国代表了一个轮回。树要落叶归根,人也如此。这些“车票”是他过去十二年中经历过的生命道路,而在这个短暂又漫长的轮回里,他也在不断地悟道,不断追求他艺术的归处。
在材料的运用上,关凯夫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在他的“重构系列”系列中,闲置的衣物成了有灵魂的道具。衣物的纹理、疏密、松紧,他和助手项柳婧都进行了细心把控,因此造就了一幅幅重构的精彩作品。在“浮尘埃影”作品中,麻纤维的纹理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灯光下,他的作品如同一幅温暖而寓意深远的油画。
辛奇的“落幕”作品,浪漫而飘逸。在阳光下,这些作品晶莹透亮,在夜晚,它们则闪着幽美的蓝光。令人意外的是,他这出彩的作品竟只是由简单的荧光粉、塑料、铁丝等材料制作成。
作为“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2013”的前奏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展丝毫也不逊色。本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23日,有兴趣的艺术爱好者可以前去观看。
(责任编辑:周梦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