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布尔乔亚:孤身与共处

2013-01-24 12:06:12藝外ARTITUDE

〈潜伏的蜘蛛〉 钢 270.5×835.7×627.4cm 2003 Photo by Christopher Burke © Louise Bourgeois Trust, Licensed by VAGA, NY

  今天的艺术世界中“出名要趁早”的心态鞭策着野心勃勃的艺术家,但当198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女艺术家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举办回顾展时,她已经是将近70岁的垂暮老人,她的艺术才华和成就直到这个时期,才真正受到艺术界重视和市场追捧。此后她声名远播,越老越有名。1993年荣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2007年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为布尔乔亚举办回顾展,并巡回至巴黎庞毕度艺术中心和纽约古根汉美术馆。生于1911年的布尔乔亚有惊人的艺术创造力,70岁以后仍不断有重量级作品问世,1990年代后创作的“密室”和“蜘蛛”系列都成为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当2010年布尔乔亚以98岁高龄告别人世时,艺术生命的火焰却燃烧越发旺盛,她用一生的成就诠释了艺术与生命的传奇。

  此次北京林冠艺术基金会“孤身与共处”展览,是布尔乔亚在中国的首次回顾展,贯穿艺术家70年的创作生涯,带来各个创作阶段与该主题相关约30件作品。“孤身与共处”是她一系列水粉双联画的主题。布尔乔亚的童年经历给她极大的精神创伤,父亲对家庭的背叛和母亲的隐忍早逝在之后都成为她的创作母体。虽然她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创作风格,但自传式的创作主题贯穿始终,她时常感到被孤独和恐惧包围,她的性格极为矛盾和敏感。布尔乔亚终其一生都在用作品解剖属于自己的回忆和精神世界,将私人领域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展现,对她来说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布尔乔亚曾说过,雕塑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而认识你自己的目是为了快乐。此展正体现了她的矛盾和挣扎。 作品包含布尔乔亚从1940年代直到2000年的各个创作时期,主要有青铜和大理石作品、铝制悬挂作品、“密室”装置系列、软雕塑,以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蜘蛛雕塑和一些纸上水粉双联画。在她早期作品中,可看到原始艺术的造型特征,如1949年的作品〈女狼俱乐部〉(C.O.Y.O.T.E。)像监狱一样冷峻的窗户,却用代表女性温柔和浪漫特质的粉红着色,表现出原始主义中神秘而剽悍的特征。

 

  〈悬挂两面神〉(Hanging Janus)和〈迷宫塔〉(Labyrinthine Tower)都属于1960年代的代表作,布尔乔亚标志性的螺旋扭曲和悬挂的表现形式,可看到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处理手法对她的深刻影响,两件作品透过变异的阴茎形象表达出一种对男性及性别的探索,而同期的〈重访阿温扎〉(Avenza Revisited)采用堆积法,一组半球状的怪异形象让人同时联想到男性与女性,两性关系在这里有了进一步的暗示。 澳洲艺评家休斯(Robert Hughes)的著作《美国视觉》(American Visions: The Epic History of Art in America)中,给予布尔乔亚高度评价,称赞她“美国女权主义艺术之母──布尔乔亚在年轻艺术家中的影响力可谓巨大”。但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当达达主义、政治波普等前卫艺术运动此起彼落时,布尔乔亚并没有受主流艺术圈的肯定,甚至被边缘化。与女权主义艺术运动中的其他代表艺术家相比,她的作品更多从个人情感和记忆的角度认识自我,而性别和身体特征只是表现形式,也许因此,她的艺术生命在后期没有消退反而更有力量。所以,当198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她的回顾展时,立即引起热烈的回响。

  如果说布尔乔亚早期的创作母体更多来自父亲,那么晚年她的创作是源于对母亲的理解和思念。2000年以后,她创作了更多以女性特征为形象的作品。2000年〈天性习作〉(Nature Study)及2002年〈孕妇〉(Pregnant Woman),这些作品中出现了怪异的乳房和不完整的女人体,粉红色不断被使用,创作媒介也产生变化:废旧织物取代传统的青铜,制作出一系列软雕塑作品。2000年泰德现代美术馆开馆展览,布尔乔亚高达10公尺的巨型蜘蛛最为知名,此后她展开一系列围绕蜘蛛形象的创作,而蜘蛛的形象就来自她的母亲。2003年〈潜伏的蜘蛛〉(Crouching Spider)是这次展览的焦点,作品高度接近3公尺,最长直径超过8公尺。在她的童年记忆中,母亲以修复挂毯为职业,对布尔乔亚来说织布机与缝纫针具有修复的力量,她也是透过艺术编织出与外界的联系网,同时也是与外界保持距离的安全网。蜘蛛的躯干与细长的腿呈现螺旋扭曲在一起的形象,像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缠关系,而这种想要与人发生联系的欲望,在同年创作的〈伴侣〉(The Couple)中得到更具体的体现。

  策展人罗格威(Jerry Gorovoy)在布尔乔亚生前长期为其工作。罗格威说:“每周七天,除了星期天以外,她都在专注地创作。”多年来她都没有大工作室,一直都是在自己家里工作。直到1980年代,她才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一段纪录片中,晚年的布尔乔亚对成功的意义有这样的描述:我不在乎它是否卖得出去,而我成功的证明在于雕塑对我是否有意义,它是否使我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并且带给我快乐。 “很久以来我都害怕被孤立和遗弃。用缝纫制作作品的方法就是使事物结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整体。恐惧会撕碎你。信任则是救命稻草。你知道的越多,信任的就越多。我想让心灵平静,和他人和谐共处。我觉得我仍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责任编辑:邰蜜子)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