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普遍人性 刘小东把绘画的时间变成生命的时间
2013-01-15 00:20:20雅昌艺术网专稿
雅昌艺术网(孟玉芳)2013年1月13日下午4点30分,“刘小东在和田”北京站展览相关活动《在中亚:历史与现实研讨会》之“地缘现实与文化想象”在今日美术馆举行。在研讨会上,著名国际策展人汉斯谈到刘小东的作品超越地域现实表现普遍人性,把绘画的时间变成生命的时间。
郑妍:现在请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从一个西方的策展人、评论家的视角谈一谈他对小东艺术的理解。
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首先非常感谢今日美术馆邀请我来到这个活动,我想说的是我今天不想以一个艺术评论家的角度发言,我想作为一个喜欢刘小东作品的观众,我也有很多问题,希望在我的讲话中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我很多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做过很多考察,过了几天我去刘小东的工作室看到他的很多作品,我想谈一谈我对他作品的一些印象和想法。因为我是来自德国,所以我对刘小东作品中一些地域文化的内涵、背景缺乏了解,所以我想从我的角度谈他的作品,主要是刘小东的绘画风格,在德国的艺术界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把他的作品刚开始理解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主义,我觉得不是这样理解的。我在看展览当中刘小东作品的时候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我能够一直不停地看这个作品,不用停下来,而且我能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一直看,吸引我的首先是一种氛围或者是一种光晕、一种灵光,这些灵光从他作品当中散发出来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他的作品当中我能够感到的是刘小东有一种内在的目光。
什么叫做内在的目光?主要是当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目光发生相交的时候产生的是一种不是针对现实主义的东西,而是一种艺术家眼中看到的对每一个单数个体人的印象,他这种个体绝对是单数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我刚才提到他的作品有点儿主观绘画的意思,但是我想修改一下是两个人之间,这种绘画性产生于艺术家刘小东和他的模特之间的一种主观性。也就是说刘小东作为艺术家在注视他的模特,模特在注视艺术家的时候,这中间会发生一种特殊的过程。刘小东能够感觉到模特心中在想的或者是感受到的一些内容,这就是我所提到的“内在的目光”。
刚才我谈到目光内在性的问题,现在谈另外一个角度,我觉得刘小东是一个经常在路上的艺术家,之前跟他聊天的时候也问过他,刘小东说他不是很喜欢旅行,但是他一般会在一个地方呆上一两个月或者三个月,为什么要呆这么一段时间?因为他不愿意在绘画中体现一个地区已经成为俗套或者是老声常谈的东西,他希望能够进入这个地域或者是文化的核心层面。他的“在路上”是一种非常辛苦的过程,他是中间感到很多辛苦的内容,我在看他作品当中表现“在路上”或者这个地区形象的时候,我感觉到他是把图象生生地带到了这个世界当中,而且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也是站到了图象之中,艺术家借助这个过程进入到了世界当中。我在看他的纪录片的时候也感觉到他是把这个地区的图像截了下来,又重新放到了世界上。我在看这些图象的时候,他真正表现的不是一种完整的图象,而是表现出一种光。
刚才说的就是他把画画的时间变成生命的时间,在看他其他一些图片的时候也能感觉到他的很多作品故意保持一种未完成的状态,一种断片的状态,也是有他自己的意图,就是把图片变成一种在生成当中。而且我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他和当地的人有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这也是非常难做到的一件事情,因为从北京到那样一个地方,当地人不同的文化传统也许会有一些禁忌,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得到当地人的信任的。他在画面中都表现了什么呢?他画的是什么呢?画的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表现的不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冲突,而是一种细节。如果看他表达的人物的脸就会发现他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一种特质,表现他的作品和当地的人站得特别近,在这个中间是人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区或者是某一种文化,所以他是用一个地区的人来替代这个地区。他表现的是一种人性的东西,是一种连接所有人的东西。如果我们仔细地看看他们的脸就知道是什么让他引起了兴趣,因为每个人物周围都泛着一种独特的光晕或者是氛围。围绕这些人物的氛围可以看到其中有人的误读感或者悲伤、或者幸福,这个是连接所有人的东西,就是因为他能够超越这种地区文化的界线来表现一种普遍人性的东西,所以才能够有这么大的连接我们的力量。
郑妍:谢谢汉斯先生的发言,刚才从他解读刘小东的一番话里边,他提到刘小东经常会关注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在去年的6月份去和田进行现场的考察和调研,我们到了和田以后,开了第一次策展大会,在会上小东说了一番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要表达或涵盖的太多,他觉得这种态度和这种想法都是不正确的,他说我就想从一个可能用一种很朴素的方法,从一个很小的点去观察这个地方,我可以画一个石头,一棵树,他也说我非常警惕我不想做一个非常有概括力的画家,这番话说得特别好,也让我想到刚才汉斯先生说小东对日常、社会现实的关注一直贯穿在他的整个创作当中,在我看来他一直试图去捕捉生活当中,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非常日常或者说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的处理方法上,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有穿透力,而且这种穿透力可能不用表现而是流露出来的,这也是阿城老师在写文章里提到他觉得小东像一个自然主义的艺术家,也是我对汉斯先生刚才讲的那段话的一点感触。
(责任编辑:孟玉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