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第91期】图与词:对话马格利特和西方艺术史
2012-12-25 11:14:18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2年12月21日下午15时,由中国美术馆、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总署共同主办的“图与词:马格利特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在“2012欧盟—中国文化对话年”框架下展开,是中国与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大区联盟文化交流协议的重点艺术项目。展览共展出95件(套)作品,其中81件(套)来自比利时,另有14件(套)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此次展览以马格利特为原点,展示其后中比几代艺术家对“图与词”命题的延伸探索。
本期【雅昌带你看展览】当班导览人:比利时策展人:米歇尔-鲍德森、中方策展人:张晴。
比利时策展人米歇尔-鲍德森
米歇尔-鲍德森:我非常荣幸再次来到中国美术馆,我非常了解中国美术馆,但今天一走进大门我们就感觉到了这次展览的基调,它事实上不是马格利特的一个个展。这一次展览名为“马格利特以来”,我们与范迪安以及中国美术馆的各位合作者都多次谈到这样一个问题,今天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马格利特的作品,但是我们在进门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比利时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所以本次展览的这种基调与色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有一种存在感、一种亲切感。当然展览首先是一种思想,展览也是一个场面。正因为我们得益于中国美术馆这个地点,这样一个建筑,我构思了“马格利特以来”展览让我们可以展现这种先在的思想以及他带来的结果。我们正是借助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观念有一个中心变化,一进去我们就能感觉展览的中心命题。在这样一个中心殿堂里边我们可以去体会马格利特的思想,同时文字与图像这一切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马格利特作品
我们这里并不是展出的一个系列的艺术家,只是展出的那些深受马格利特影响的艺术家的作品。马格利特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理论家,他不断地在思考,思考这种智力与相似性之间的差异,同时他也对文化以及电影非常的感兴趣。所以我们在进入展览的大厅右边可以看到以布罗塔尔斯为中心的展览,在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具有观念化、更加具有诗意、更加具有理论意义的作品。在中心大厅的左边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具有文学层面含义的展品,更加具有一种诗意,这种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展厅当中展现了今天当代非常重要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也展现出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是永远存在于每个时代。这也反映了马格利特作品所带有的一种诗性的含义。我刚才也谈到了电影,本次展览也尽量地展现与现代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些艺术思潮与运动的变化,展现文学与艺术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新的声像技术、声音技术来呈现给我们的作品。
从与中国美术馆第一次接触,我就希望在中国比利时的艺术家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不仅仅单纯是追求这种简单的相似性,我觉得应该在深层次上追求一种契合,在之间有一种对话,建立起一种合作。我要衷心的感谢中国美术馆给我们提供了本次展览这样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这次展览展示了这种既远又近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相似。这一次展览正好凸显了马格利特强调的这种智力,谢谢大家!
策展人张晴
张晴:马格利特这次展览应该是超越我们对以往美术史上讲的对超现实主义的认识,为什么?我作为跟米歇尔教授两个联合策展人,在整个两年的策划过程当中,我从心里面想真的是觉得这个展览有点儿像一张照片,慢慢显现出来,延续到今天。马格利特在1929年提出了《图与词》宣言,今天过了九十多年来回溯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惊讶地觉得他有多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对以往的十九世纪以前的这些艺术的反叛,这种反叛不仅停留在一种超现实主义,而停留在一种理念上,他的核心词就是“图像的反叛”,当我们的形式主义和语言探索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如何来开启我们二十世纪的艺术呢?在1929年他提出“图与词”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探索,已经上升到一种理论的总结,这是我们对历史的回溯。理解了这个我们再返过来看超现实主义的时候就不会单薄,他就有了很多理论依据和线索支撑在那里,等于说我们对超现实主义的认识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和今天真的每一次再去读解超现实主义,就是不一样的解释了。
马格利特《微笑》
让-弗朗索瓦-奥克塔夫 《远离世界》
第二点,1929年到今天一路过来,这个“图与词”给西方的整个艺术的探索带来了什么,其实在我们这个展览当中已经全部呈现出来了,因为我们里边看到了很多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还原他的原点,美术史的原点,就是“图与词”的概念;第二点是“图与词”与诗歌和文学的关系;第三点“图与词”与观念的关系;第四点“图与词”和当代科技和新的媒体手段的关系,这样子来看,等于说我们不仅仅在讲马格利特,马格利特“图与词”已经被发展了,已经从一个原点慢慢延伸到了今天。
中西艺术家作品对话
展览现场
今天里边还有14位中国艺术家,中国艺术家在这个里边自己在各自的领域当中探索,比如里边就黄凯是和他的原点是对应起来的,还有我们的关于词和文学的关系的艺术家,还有像张培力这样影像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艺术家,他们都在这个展览结构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一个位置,反过来说是什么?把我们二十年以来中国的艺术家在“图与词”创作和实践的过程当中这一次真的做了一次学术梳理和一次很好的和西方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的对话,我觉得这里边是多重含义包括在这个展览当中。
张晴:因为米歇尔先生的背景是一个学者,你看他是很老学究的,他是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的前院长,他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是百折不挠的,他每次来我非常感动的是什么?我们提出了最早讲《烟斗》,后来讲到我们从马格利特一路过来历史上的几个转折点,他第二次来时,真的不遗余力把所讨论的一些问题都带来了解答或者是找到了新的作品来证明,我觉得在他身上找到一个西方的学者型的策展人身上的闪光点,由此他也是一个比较灵活的策展人,他也知道中国在这个方面有许多艺术家,所以说我们共同来提议这个展览是把中国的艺术家也注入到这个里边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把14位艺术家作品放给他看的时候,他非常惊讶,就像一个儿童的目光看待这14个艺术家的作品,马上就感觉很好,提议谁的作品放在哪一个部分当中和西方谁的作品形成对立的关系。因此,跟他的这次合作超越了策展人合作,已经是一个两种美术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合作。
马格利特 图像的反叛
马格利特 烟斗系列
张晴:开篇之作就是马格利特的《烟斗》,绕不过去,这次展览当中大家也看到了有四件《烟斗》作品,一开始讲的只有一件作品,后来我想北京的观众可能会对马格利特非常感兴趣,我说你多拿来一点让我们多看看,让北京这样有文化渊源的城市有一种兴奋的欣赏机会,所以他也满足了我们的要求。
多特勒蒙工作室
记录艺术家展览经历的空间模型
当然这个里边有很多声音的、影像的和我们今天来看到有两个装置,一个是复原了一位艺术家创作式工作的场所,这个是我们没有的。第二个小小的装置大家看到是什么?复原了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参加展览的场景,把他很多的场景,像小的装置,小的模型做出来,这样使得我们好像回到了历史,因为你说1929年我们还没有出生,39年没有出生,49年没出生,但是一个艺术家把他的作品一个展厅的场景记录下来,做成模型,让我们后边来看就会觉得身临其境。如果试想一下今天把中国美术馆展览也做一个建筑模型做出来,一百年以后再来看这个展览的时候,他们会惊喜地发现许许多多,这不不仅仅是一种美术,也是说明同样一件作品在每个时段,每个建筑当中,每个展览当中会起着不同的变化,就如同马格利特讲的“图与词”的宣言,在当年是一种对超现实主义的一个宣言,而今天已经远远超过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当中的一些内容,延伸到中国和西方所有创作的理念和实践当中去了,所以我想我很难讲哪一件作品是怎么样告诉大家要去关注,因为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心挑选,都是优秀的,但是每一个作品都离不开展览,因为这个展览和作品发生了关系,才使得跟主题交相辉映。
布罗塔尔斯作品
马格利特《恐怖瓶塞》
张晴:马格利特《恐怖瓶塞》这幅作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因为那种图像和色彩构成的关系构成人喜悦、恐惧、危险、战争、安全,爱情、美好、甜蜜等等,我想整个二十世纪开启其实我们的艺术已经转了一种观念,更加理性的讨论当中,心理学派也进入到我们这里来,所以有了这些艺术家的探索,后来我们讲的构成主义,讲的色彩学当中的一种演变和进步,都是和这些艺术家最早的探索是有关的,后来再被人家色彩学家研究出来一种色彩的象征和性格等等,我想我们今天来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第一次来面对的恐惧作为一种标志的时候,我想这种是一个心理抽象出来的名词,当然今天来看我们并不觉得奇怪,如果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来看,我想是一种创造,我想和三十年代的哲学、电影、文学都是有关系的。
中国艺术家王冬龄作品
中西艺术对话
岳敏君作品
张晴:作为我来讲,因为我的背景是职业策展人,和中国近三十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共同成长的,中国当代艺术当中有许许多多运用文字的力量来创造,指作品的力量来演化当代艺术的产生和图像、文字之间发生关系,来表达中国当代艺术当中的一种语境等等,这一些现象和作品和艺术家其实我和他们之间是一起共同成长起来,一起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对身边这些艺术家、艺术如数家珍,也是非常了解每个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作品,为什么就像你刚才讲的怎么去选择这些艺术家呢?我促成了许许多多类似的艺术家,当和米歇尔见面有了这个主题以后我一下就知道在哪一个八宝箱里边去找到这些艺术家呢?这就很简单了,我们请来的这14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展览结构当中来呈现,所以说这不仅仅是现在为了这个展览去选的,也是平时对这一个领域当中研究、积累的一个呈现,同时也是取自于这次展览的策展把这些艺术家和来自于西方艺术家并置在一起和大家一起讨论。
西方艺术家装置作品
周铁海作品
宋冬作品
马里安 《陌生的爱》
(责任编辑:孟玉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