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凌:气息饱满——朱乃正“黑白东西”
2012-12-18 09:45:38雅昌艺术网专稿
导语:2012年12月15日,“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作为有深刻国学涵养的油画家,朱乃正还善书法、水墨。展览将尝试以朱乃正的一批黑白两色的作品来探讨什么是中国的绘画特点、与西画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什么是朱乃正笔下融入了深厚中国本土文化精神的油画。
“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包含了从学院素描习作到油画风景、水墨和书法等临摹和创作,共一百多件作品,跨越从50年代到2012年约六十年的创作经历。“黑白东西”一语双关,“黑白”是从中国传统笔墨出发的定义,所谓墨分五色,黑白之间意蕴深远,“东西”既表示东西方的绘画技法和风格,又是朱乃正对自己作品的谦称“小东西”。展览希望和观众通过展出的“东西”探讨东西方审美差异的同时,兼论朱乃正游弋于两者之间的艺术心得。
图为中央美院教授洪凌在展览开幕的新闻发布会上
在展览开幕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美院教授,也是朱乃正先生的学生洪凌先生谈及自己的恩师朱乃正:
洪凌:大家好!今天是朱先生的展览,前两天刚跟朱先生在一起他77岁的寿辰,在一起聊天、喝酒,今天他的展览,已经很完整地布置出来了,我刚才也看了。朱先生77岁的年龄做这样的展览,纵观过去展览还是气息非常饱满,因为我觉得朱先生是中西兼养的一位大家、也是长者,也是我的恩师。中央美术学院原来在王府井,王府井狭小,但是那个庙堂是徐悲鸿以来中国很多老先生和前辈养起来的一块地方,不得以的情况下,学校要发展,我们要迁到新的地方,在新的庙堂里边,我希望有老先生的展览,有上一代人,尤其是朱先生这样的艺术家他的气息能够供养我们这座新的庙堂,让它饱满起来,我希望是这样,但是老先生纷纷退休离去,年轻的这些人是不是能够在一起,因为一个文化的机构尤其是一个学院有历史需要几代人去滋养他,所以朱先生的展览在这儿开的意义是具有承前启后和滋养庙堂的作用,所以我为朱先生高兴,也为我们这个新的学院高兴。
说起来,今天说是谈教学,但是教学往往是一点一滴的,我还是愿意整体谈一谈朱先生,因为我这个年龄总的来讲我看今天来的记者都很年轻,觉得对你们来讲朱先生似乎有一些陌生,对我们来讲朱先生是上个世纪中后期影响我们一代的艺术家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活跃生命力的艺术家,因为他很早,在他的油画里边,作品里边的气息,朱先生长期书法的锤炼,因为朱先生的书法可能大家不是特别清楚,朱先生的书法在今天中国当下的一种书法的地位不亚于今天任何非常出名的书法家,这不是我讲的,我因为要讲书法班门弄斧,因为我不会写字,这是书法大家王镛先生对朱乃正先生的评价,因为朱先生的书法达到如此的高度,而且他又是在油画方面非常有影响的艺术家,所以他中西两方面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所以他早期的油画里边给我们非常强的印象是他气息饱满,他是靠气息在油画的表达中,渗透在油画的表达中,气息强劲。朱先生我的印象,早期我看过他所谓西方风景画,有一幅叫《青海长云》和《归巢》。《青海长云》这幅画,我觉得他不同于一般我们说的风景,也不同于写实的风景,我觉得他是一种气息,整个天地之间迎面而来、扑面而来的磅礴的气息,在当时的风景画里头是非常难得的,还有他的《归巢》,《归巢》那幅画刚好相反,《归巢》是暮色,一群归雁在回到巢穴、傍晚的暮色,我觉得朱先生爱写一句诗“羁鸟恋旧情,池鱼思故渊。”实际上我觉得那个里边可以渗透朱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那样一种归属性的安慰,好像自在那样一种氛围,所以我觉得《归巢》能感觉到朱先生的心态,我觉得朱先生是画家,但是更像诗人,他的画里从很早就浸透着一种诗意一种情境,所以他不是一种简单的写实,他造情,这是中国文化的推进,而且区别于当时的很多艺术家,所以我觉得一个诗人有温热的内心,朱先生是我的恩师,我跟他二十五年相随,跟他学习,而且朱先生善饮,我也喜欢饮酒,所以我们长期在一起,包括我跟他一起在澳大利亚的丛林里边,在黄山的雪景里边,包括在德国的乡村,我们有过很多的事情,跟朱先生在一起学习,跟朱先生在一起揣摩、绘画、临,所以建立了很深厚的师生之情。
如果说到教育,我想到的是朱先生曾经给我的教育就是我在画习作的时候,画人体的时候,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够创新,能够潇洒,能够打开原来原有的格局,绘画往往比较放肆,朱先生跟我讲说草而不乱,这句话是从书法中来的,如果不是在书法上有如此的造诣,可能他对学生讲不会以这样的方式讲出来,而且这样讲出来才是有我后来不断的回味、体会这句话能有很大的余地,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是一个带有哲学性的一个非常宽阔的命题,可以终其一生去做的。
再有就是后来我在自己的艺术追求中我经常通过山水、文化汲取营养,在筛选过程中有一些细节,有一些过于人间烟火的东西,朱先生是西北的黄天后土养着,所以他对自然更近,他觉得更应该有自然的苍茫之气,应该把自己的格局放大,信息更饱满,所以他建议我说房子的事情,是不是要人味还是自然的原始的力量,自然的苍茫之力量,哪一方面更重要,从山水角度、哲学的角度,给我的启示是我后来探索的很重要的提示,作为一个导师能够在创作的进程中,如果思想上能够给予一定的引导,这个引导一两句话可能是一个提示,让你终生去做的这种修养、这种见识,这种高瞻远瞩,我觉得非常重要,所以我先谈这些,祝朱先生的展览圆满成功。谢谢!
(责任编辑:张凡)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