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子艺术馆:瑞特娜讲解玻璃作品
2012-10-17 21:57:58雅昌艺术网专稿
10月12日,中芬当代玻璃展在白盒子艺术馆展出。中国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Gass Art Committee of China)是全国玻璃艺术工作者自愿结合并依法登记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的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分支机构,是国家二级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以工艺美术学科研究、行业发展为主线,为国内外工艺美术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为会员提供业务咨询、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负责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职称评审和认定工作,本次展会主题为:“ 材料的精神” 突出当代玻璃艺术的艺术价值。
展出作品
Riikka Latva-Somppi(翻译):
这里边大家看到的是用玻璃做的一本玻璃书,玻璃书上可以看到植物的影像,植物凸起的造型是玻璃工艺做的,但是同时我们透过这个书还可以看到植物的影像。
展出作品
这一组作品也是瑞特娜女士的作品,跟我们刚才看到的玻璃雕刻的艺术品是出自同一个设计师的手。这组作品的雏形是在芬兰做的,但是在中国进行的打磨和抛光。瑞特娜女士的作品当中玻璃当中色彩的呈现,包括最终玻璃器型的雕琢要求非常严格,当这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表面上看上去不是特别的成熟,实际上在制作过程当中花费了艺术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瑞特娜女士她自己对于玻璃当中色彩的变化,有非常好的感觉和预知,她在玻璃热熔的过程当中,会观察玻璃的走向,所以在她的记忆当中是呈现很自然、很协调的色彩过渡。玻璃经过打磨之后,最后要用类似于炭的东西进行粗的打磨,慢慢的再一遍一遍用大颗粒进行打磨,再用小的细的颗粒进行打磨,像砂纸那一类的东西处理之后有了现在的磨砂效果。同时这位艺术家也做吹制的玻璃艺术品,他的吹制工艺非常高,他能把玻璃吹得很薄、很薄,薄到什么程度呢?你吹口气都能看到它在颤动。
展出作品
我们接下来看到的就是瑞卡女士自己的作品,瑞卡女士是一个非常懂得运用不同材料、混合材料的艺术家,他经常做一些废物利用,废旧的物品,包括一些铜器运用起来,重新给它们塑形,并且跟玻璃融合在一起作为她的作品。瑞卡女士特别关注捕捉我们生活当中一些非常细小的瞬间和感觉,因为她相信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是我们忽视掉的一些细节和感觉,但是这些东西正是我们生活当中最重要,也是不可遗忘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当中会经历很多不同瞬间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瞬时的忧伤、忧虑,也可能是极度的喜悦,但是这些情感的瞬间稍纵即逝。相对于整个展区当中这个角落里边展示的这些作品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非常安静的,非常忧郁和沉静的这么一个空间。当然在她的作品当中也会不时地流露出很多喜悦的瞬间,所以她有一个良好的过程。瑞卡女士非常喜欢就地取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所以她在大连的时候好多次上跳蚤市场寻找中国古旧的家具,但是很遗憾,现在要找到中国古老的家具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让人感到荣幸的是这次中方参展有一位戴先生很慷慨地借给了我两把椅子,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中国和芬兰的对话,借助两把椅子展示中国和芬兰的对话。在她的作品当中借用了一个洗脸盆,有一块铸好的玻璃,它就像洗脸盆当中的一盆水,底下做了一个小女孩脸的形状,代表的是什么呢?每当看到它的时候就会回想起可能是我们的女儿或者是我们逝去的朋友,这些人实际上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她是在我们心里。
(责任编辑:詹宏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