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胜中:实验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图)

2012-07-20 08:17:34《北京商报》 作者:刘洋

 

 吕胜中

  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成立于2003年,在美院中算是“小字辈”。谈到实验艺术中的“实验”二字,很多人认为其代表前卫、神秘,作品晦涩难懂,离大众审美很远。在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主任、著名艺术家吕胜中看来,实验艺术不是神秘、前卫的代名词,它来源于身边的生活。实验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作品需要与公众进行沟通,并强调公众的参与度。

  记者:在大众眼中,区别于架上绘画,实验艺术显得离我们很远。您作为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如何看待实验艺术?

  吕胜中:大众认为实验艺术离自己很遥远,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恰恰相反,实验艺术应该是与大众距离最近的艺术。

  以前古典的艺术种类,其中体现出一种孤傲、典雅的文人气质,艺术家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傲不羁的。当代艺术等同于实验艺术,而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是反传统的,技术被弱化,艺术家需要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作品,并强调公众的参与度。我认为对于当代艺术来说,能将作品表达清楚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可行的。当代艺术的宗旨之一便是与社会、公众沟通,因此实验艺术不应是公众看不懂的艺术,应该与公众紧密联系。

  公众认为实验艺术很遥远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时间较短有关。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油画、版画等西方传入的艺术形式被公众认知和接受,也是现代以来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我家在农村,那时刚刚知道油画时,村里见过世面的人说,看油画要退后五步才能看懂,近看,面画上的什么都不明白。这说明当时我们观看油画的方式。面对新的艺术形式,都要经历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

  同时,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实验艺术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谈论前卫艺术,那时还不清楚“实验”是什么。面对如此年轻的艺术形式,公众需要时间去熟悉。在上课时,我也经常跟学生们说,从艺术家的角度,在创作作品时也应该主动与观众沟通,而公众也应该在文化选择上主动接受实验艺术。

  记者:在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算是成立较晚的专业,成立之初是否很艰难?

  吕胜中:当初中央美院开设实验艺术专业已经算比较晚的,此前很多美术学院已经开设了类似的专业。例如,中国美院的综合艺术系、西安美院的自由艺术工作室以及天津美院的现代艺术学院等,但由于当时实验艺术概念在主流艺术中并不受欢迎,因此总给人“歪门邪道”的感觉。

  2003年,这种局面得到改观。中国美术馆举办“开放的时代”展览,很多当代艺术家参展,以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也有当代艺术家参加,使得实验艺术被很多人认知和熟悉。此时,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应运而生,成立之前想到了困难,但实际操作后,要比想象中更难。

  记者:据说,当时实验艺术系的第一批学生,很多人此前也在架上绘画等传统专业学习,对于这些可以说是“半路出家”的学生,在教学中体现了您怎样的教学理念?

  吕胜中:在实验艺术系筹备的一年时间里,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最重要的环节。作为老师,上世纪90年代后,我有很多出国考察的机会,因此我很关注国外的艺术教育。基本上到每个国家,都会去参观当地的艺术院校。一开始,看到国外不同于我们的教学方式时,感到很激动,甚至有过回国独立办学的冲动。但此后考察过很多院校后发现,他们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

  在实验艺术系建立之初,我经常告诉自己,不将西方艺术教育的困惑带进实验艺术系。教学大纲是在完全理性的前提下制定的,因此第一批学生并不是试验品,而是实验艺术的实践者。

  记者:目前,您在实验艺术系有很多精品课程,“审美调查”就是其中之一,通过看似与艺术操作无关的方式阐释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

  吕胜中:实验艺术系教授的就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记得首批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审美调查”。当时正值暑假前,“审美调查”当成作业布置下去,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意见,不理解为什么要留这样的作业。我认为,只有亲身体验、经历后,才会对某些事物有新的理解。

  同时,实验艺术系与其他专业的课程不一样,作品不是在教室里就能够完成的,要去思考,并以各种手法和手段完成。

  记者:您以“小红人”剪纸为人所熟知,很多人认为您很传统,而目前您是实验艺术系的“掌门人”,在实验艺术教学中,是否融入了您的个人风格?

  吕胜中:我不会将个人风格融入教学中,在实验艺术系成立的8年时间里,我比较得意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创作没有像我的。

  记者:一路走来,您如何看待实验艺术将来的发展?

  吕胜中:实验艺术是传统艺术语言之外的艺术种类和专业。目前,当代艺术已成为艺术门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没有装置和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将缺少什么?实验艺术为艺术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

  记者:您认为是否所有学生都适合学实验艺术?

  吕胜中:是的。我认为,学实验艺术的学生不能只是秉持一种写实的绘画功底,不应该把学生塑造成为某种技术的化身,他们应该是技术语言的驾驭者。同时,我希望文化课比较好的学生也能来学习实验艺术,因为实验艺术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讲,艺术不应该再是会画画儿的人“闭门造车”的事情。

(责任编辑:孟玉芳)

推荐关键字吕胜中实验艺术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