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首饰设计师高源:我的风格是自由散漫

2012-05-23 22:49:13 作者:赵蓓

 

  首饰设计师/摄影师高源

  说起首饰,许多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闪闪的钻石或金灿灿的黄金等动辄五六位数的珠宝,但对于首饰设计师高源来说,并非矜贵的材质才可以设计出多样和有趣的配饰,她认为:“中国人对于首饰的选择上应该扭转仅仅重视材质的观念,而是应该更多重视设计和想法。”正是出于这种观念,才让她坚持自己的品牌“源”不会是一个“以钻石为主”的首饰品牌。

  与往常一样,采访当天,身材高挑的高源依然以她标志性的齐耳短发和休闲舒适的装扮示人——简单的白色Tee搭配七分牛仔裤,外边随便套着一件橄榄绿短夹克,不经意间露出腕上几条由自己亲手编织的彩绳手链。整个人看起来自然而不做作,让人有点不敢相信她是在竞争激烈、浮躁多变的时尚圈里混迹多年的设计师兼摄影师。

  对,这位名叫高源的设计师也是那个摄影师高源,曾因一段恋情轰动一时的高源。作为中国最资深的女摄影师,她曾用镜头为中国流行音乐记录下了不计其数的经典作品,窦唯、唐朝乐队、许巍、顺子、姜昕、花儿乐队外,还拍摄了众多的音乐现场图片。只是由于高源的低调、谦逊和对生活的洒脱、自由态度,长期的摄影创作都不为更多人知道。然而更不为人所知的是,首饰设计作为打小的兴趣爱好,已成为她在音乐、摄影之外的又一追求。

  这位当今炙手可热的首饰设计师与珠宝的结缘始于她的童年。在高源的家里,她的父亲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工作平台,上面摆着一桌子榔头、手锯等各种工具。每隔一阵子,高源的父亲就会做出一个小凳子,或是一个气派的大帆船。父亲的这个爱好从小就影响了她,所以高源早在14岁的时候就开始迷恋手工。她的第一件首饰作品是用一只铅笔头,除去中间的铅芯儿,穿上电线里的铜丝,最后做成一个耳环。自此之后她对于制作首饰的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但真正让高源与首饰有了新篇章的时刻发生在2007年,在朋友的引荐下,高源认识了现在教她制作首饰的师傅,开始学习一些打造金属首饰的方法,铸造、雕刻、镶嵌……这些技法更是让她如痴如醉般迷上了首饰制作。2009年,高源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首饰设计个人展览,在这个展览上,她更加坚定了创办自己品牌的信念。高源回忆,当时展览上并没有销售环节,但参观者跃跃欲试,“这个卖吗?”“在哪里有卖啊?”也正是这一年,高源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独立首饰品牌“源”。

  或许是由于童年时就迷恋首饰制作,高源的作品处处流露出童年的印迹。采用黄铜、银、绳子等普通人认为“廉价”的材质,设计出线条不太规则,图案很质朴的首饰。它们手工打造的痕迹很明显,有点像儿童手中的橡皮泥或是蜡笔画。高源的第一个系列是大自然中的景物,树、蜻蜓、房子等等。而最新的系列是“牵手”,以相握的双手为主题,微妙的诠释了一对情侣相恋三个不同阶段的画面。

  与其他设计师与众不同的是,自创立“源”之初到现在,高源始终未把设计珠宝当做工作甚至是事业来对待,而是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每当摄影的工作累了烦了的时候,高源就会跑到她的工厂,埋下头踏踏实实作一件首饰。对于首饰的制作,她完全不计成本,一件作品直到做到满意为止,甚至有时会花上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去做一件首饰。她的每件首饰都是随心情、随缘分去做,而极少考虑迎合商业需求。她自己也承认,商业是她的“死穴”,尽管目前“源”的销售状况已经足以允许她扩大规模或者雇佣更多员工,但她始终坚持手工完成每件首饰,且每个款式的发行量也仅在20件左右。幸运的是,无论是在尤伦斯商店还是栋梁,她的首饰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单品!

  那么,游走于摄影和首饰设计之间,二者是否会在高源的创作过程中相互影响呢?对于“源”品牌的未来,高源又有什么规划?ARTINFO China就此特意采访了高源,她向我们谈起了从摄影到首饰的转变、以及她作品背后的灵感和故事。

  你的珠宝为什么取名为“源”?

  源源不断,源自内心的意思。

  你曾经是摄影师,是什么机缘促成了你从事首饰设计?

  其实我不是突然转行,我从事首饰设计其实远远早于摄影,从14岁时就做了第一个首饰作品,从此之后就没有断过。但是做自己的品牌是因为碰到了教我首饰制作的师傅,他教会我很多技法,比如焊接、雕蜡(但是我学的很差,毕竟是半路出家的)还有镶嵌。但是镶嵌我很少用,我自留的一些作品中有些使用这种工艺的,但是真正卖的很少,因为识货的人很少,大家还是喜欢便宜又好看的。

  所有的首饰都是你一个人手工完成么?

  目前有两个工匠在帮助我,但是他们只能做一些特别简单的工序。他们毕竟不是设计师,很多我的想法无是法精准的传达给他们的。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出去找裁缝做衣服,就算你拿件衣服让他完全拆了再做的跟之前一模一样都不可能。

  能否讲一讲一件珠宝从你脑海里勾画出蓝图到制作成型整个的流程?

  大多数时候我事先都不会有一个清晰的蓝图,一旦我有个念头或概念就会开始动手制作,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我的想法都会变,可以说是一种实验性的创作过程。

  制作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有没有创意无法实现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这种难题的?

  曾经也有过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做不下去的时候,最后只好放弃。但是这种情况不多,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给自己出难题的人。

  整个流程中你最享受于哪一环节?

  都很有意思。

  通常你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比如好天气,坏心情、一部电影等各种生活点滴。

  你的首饰很多都刻有字,它们代表着什么?

  它们背后大多都有故事,都是一些有感而发的心情。

  打个比方,你比较出名的那款刻着圆周率数字的戒指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3.14戒指,它是较早期的一款,它是为了表达我和妈妈之间的情感而制作的。设计之初有一对设计完全相同的戒指,但一枚是崭新的,还有一枚已经是磨损的,粗糙的。它们分别象征着我和妈妈,感叹那些时光让人逝去的东西。它们虽然都是3.141592……但崭新的那枚戒指现在还是崭新的,而另一个已经老了,可能再过一段时间那枚戒指就更旧了,但是母女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

  谈谈你最新的系列“牵手”吧?

  它一共包括三款项链吊坠,是三个手牵手的状态,我认为它们描述了三个感情阶段。手模来自于我的弟弟和他的女朋友,然后我找了雕刻师傅雕出模子。这是和沙宣在去年七夕情人节时共同的一个合作命题,他们要求我为七夕做一个命题来表达中国式的内敛浪漫。那么我就想,手的亲密动作最能代表情侣之间的感情,第一个阶段是触碰,第二个阶段是勾勾,第三个阶段是紧握,于是就有了这三款首饰。

  你怎么描述自己的设计风格?

  自由散漫。

  从2009年初你刚刚开始做首饰设计到现在,你的设计风格和审美有什么样的蜕变?

  我自己是感觉不到,但是有些店家和朋友都会反映说我现在的作品比起来之前很精致、很成熟。

  为什么对黄铜情有独钟?

  我小时候曾经也曾喜欢银这种很光很亮的材质,但现在喜欢这种厚重的、有点沧桑质感的黄铜和黄金。黄铜做起来首饰很难,它的焊点、温度(包括铸造成型时的温度)跟银和金都不一样,所以每一炉出来都会有很多不成功的作品。

  你会尝试其他的材质么?

  我一直想做树脂类的首饰,它是最便宜的一种材质,虽然易磨损,但我纯粹是为了好玩,因为它在形式上和色彩上能有些新的突破。大概还会尝试陶瓷,不锈钢等材质。

  你从事订制服务么?在订制的过程中,能否完全发挥你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经常有帮朋友做订制的首饰,但前提条件是不能要求,必须要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做。

  你摄影方面的特长给你的首饰设计带来什么影响?

  完全没有!两者是分开的。

  摄影和首饰设计,哪个是你当前的最爱?

  首饰吧,摄影曾经是我的爱好,但是被毁了,当下的摄影概念和我学摄影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我的风格是偏向自然的,现在已经没有人喜欢这种感觉。

  你对自己的品牌未来有什么规划?

  慢慢来吧,我还是喜欢把它当做一个爱好,如果真的有非常好的机会我也会考虑扩大发展它。到那个时候,我仍然会保留一部分手工制作的作品为爱好,另一部分可能会做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首饰。

(责任编辑:孟玉芳)

推荐关键字设计首饰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