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幼坚:因中国而生 为中国而活
2012-02-01 15:54:27新浪
人物简介:陈幼坚Alan Chan,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获奖无数。陈幼坚设计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他的海报和腕表甚至被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在日本,他还分别于1991年、2002年在东京举办了"东方汇合西方"、"东情西韵"的个展。
陈幼坚Alan Chan
中国正从模仿到创造蜕变
你怎么看待中国各个行业品牌意识的转变?
陈幼坚:我觉得品牌意识的开始一开始都是模仿,包括香港六十年代也在不断模仿。但是这个模仿阶段已经过去二十年以后,会觉得单靠模仿是不够的,每个品牌一定有自己的个性,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比如说,我们市场上看到中国服装都不伦不类的,你可以是一个普拉达和U2在一起,乔治阿玛尼跟真维斯混在一起都有,但没所谓,中国市场太大,可以慢慢去积累,去创造。
您的意思以前是原始积累?
陈幼坚:以前原始积累的状况是没有标准的,谁跑得快谁走出来这个样子。但你知道一百年的品牌不是这样做出来的。
刚才你说中国以前是模仿,你会怎么看待中国现阶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这样一个飞跃?
陈幼坚:作为一个设计师首先你要坚持你的状态,就是你不要太追随他人。我也是从一个很小的公司开始,到今年开了31年。我一直也不做比稿,我坚持这个状态,因为我觉得如果客户不了解你是谁,来找你做比稿,那代表他不懂你的是好东西,每一个人做不同的层次,但是我知道我有能量做更高度的。
你怎么看待现在中国的创造力量?
陈幼坚:中国的创造力量有两种状态,一个就是还是模仿以前的这种慢慢去成长自己的个性,慢慢去体会。另外一种就是因为中国空间太大,很多天马行空的状态都可以生存,这是一个好的,因为我觉得好的艺术也是应该兼容并蓄的。今天这样状态下的中国,你看到全世界最有名的建筑师、建筑家、建筑公司它最伟大的项目已经出现在中国,为什么这样子?因为中国是这样一块空地,非常容易满足这些有创意的人,包括建筑师,服装设计师,包括我,很多从来不可以实现的理念,在这里可以发扬光大。
上海相当于六十年代的纽约
您说的这个状态,会有人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就像10年前的纽约,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陈幼坚:我觉得上海市应该是一个六十年代的纽约吧,是这样的感觉。
差那么多年?
陈幼坚:谦虚一点比较好。不止10年,怎么会,你在上海看到的都是外露的,外表的包装而已,你在门打开以后,再往后打开另外一道门,你就看到不是这回事。不是上海不好,是这个状态没办法,现在还只是一个表面功夫。
未来想更专注于艺术领域
未来你会更关注于什么领域?
陈幼坚:我1997年的时候,上海美术馆请我去开我的个人展览,我很大胆,因为一般人是,我的新锐设计一般我从艺术,从装饰、雕塑、摄影都有,所以这方面一直是我想在我心里面的一个火还没出来的。
具体地讲这团火是什么?
陈幼坚:我去年是60岁生日,过了之后我就告诉自己,我人生还有什么事想做的,然后有可能是再过10年,15年、20年我不在这个设计上面的时候,我还有什么可以做的。我觉得可以留下什么东西给年轻一代,我现在在想着开我的私人设计美术馆。
这个计划一直在做,我也在北京找了几个地方,在上海找了地方,一直在想怎么开拓这个愿望。这个事情我一定会做出来的,因为讲的不好听,我离开以后,我希望不但有几本书留在世上,我希望有一个地方让我公司过去十几年,包括我的创意,还有我的宣传品,影响创意的力量的过去几十年这样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个地方同时如果我还在的话,我可以推广很多年轻设计师来做展览、讲座、教育等等,这都是我准备余生会做的事情。所以一定会做出来的,到时候一定会通知你们。
对一名设计师来讲,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幼坚:要对社会有贡献,对下一代有影响,对国家有一定分量的,我不可以说贡献,就是可以推动国家走向一个更文明,更有气度的,更大气的一种形象。
(责任编辑:刘娇)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