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伟:一只长错地方的犄角
2011-11-04 13:26:12商务旅行
朱存伟作品
一只长错了地方的犄角,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是角质增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是基因突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奇闻异事,从神秘学的角度来看是因缘果报。那么,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异化的隐喻。这是朱存伟给出的答案。他的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向度上,对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境遇及精神背景做出了独特的观察。
在他的作品中,一只长了羊角的兔子或一只长了兔子耳朵的羊,都不再是兔子或羊本身,它暗示了某种普遍的“异化”现象,这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之中,它是进入现代化以来的中国人主体危机的写照。
创作于2009年的《异之马》(布面油画 200x160cm )可以说是这种心理危机的直接表达。在这件作品中,被置于画面正中的马看上去俊美而雄健,然而前肢却严重的萎缩,比例上的失衡感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难看”,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难受”,仿佛祖传的玉器被打碎了一角,令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揪心之痛。对于一向以速度著称的马,“行走”本身已成为一个问题,奔跑又何从谈起?在此,艺术家并不打算隐藏自己的悲观情绪,他将一颗象征着死亡的骷髅放置在马背上,仿佛扳道工在行将出轨的火车前方亮起警示的红灯。
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朱存伟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南京的一家动画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过着一半是职员,一半是画家的双重生活,生存的压力和身份的割裂感始终伴随着他,成为时时需要平衡和消解的东西,而艺术创作成为了最好的解脱方式。2007年,他辞去了动画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对于“异化”问题的关注,始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在一次访谈中,朱存伟谈到,“这个事件让我不得不面对,因为那段时间我儿子正是需要吃奶粉的时候。那个事件就这么不容商量地侵入了我的生活,在令人惊惧的同时我不得不作多想。再加上各种诸如转基因、环境恶化、生物突变??等等,整日不断地包围着我们。这时我便生出了无数警觉—对于越发残酷的现实的个人警觉。”
朱存伟作品
朱存伟作品
朱存伟的警觉如此强烈地反映在他的作品里,与《异之马》相类似的题材构成了他相当一段时间的持续表达,并且,逐渐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与图式感,而在随后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现实中生发的恐慌与反讽开始被精神化的思考所拓展、深化,表现方式也由最初相对突兀的超现实组合变得更加内敛和冷静,从画面结构的角度而言,这要归功于他有意识地引入了传统的样式。创作于2010年的《花枝》(布面油画丙烯 150x110cm )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画面以一只羊为主体,工整的平涂笔法强调出某种不容忽视的逼真感,但这只羊的头上长出的却是树枝而不是犄角,凋零的树枝有一种凄美的姿态,令人想到中国传统绘画的花鸟意境;而树枝上栖息的不是鸟,是原本应该在水里的鱼。超乎常情的异变此起彼伏,却并不给人以突兀的怪诞感,相反,整个画面协调而整饬,带有某种诗意的伤感。古典元素和异化题材的并置在此已不是简单的嫁接或观念化的表达,而是指向更为深远的文化危机命题。如果说“异化就是那种违背自然进化过程而突变的产物”,那么,人类文明的异化和突变“对我们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假如我们隔开一定的距离观看他现在的画面,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的那些作品不过是唯美冷艳的古典画作的变体,可是,当你走近了观看,会发现这是一个错乱荒诞、秩序被打散、生灵难以找到天然栖息之所的现代荒原,而我们就像画面中的那些异化的形象一般难以辨认出原本的自我—这就是朱存伟通过视觉隐喻的方式加以深化的存在体验,在开始的时候,它指向了他自己,然后,它指向了我们所有的人。
朱存伟作品
需要警惕的日常生活
罗玛: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异化”这个问题的?为什么?
朱存伟:关注“异化”这个问题的动因,是源于2008年那起著名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这个事件让我不得不面对,因为那段时间我儿子正是需要吃奶粉的时候。那个事件就这么不容商量地侵入了我的生活,在令人惊惧的同时我不得不作多想。再加上各种诸如转基因、环境恶化、生物突变??整日不断地包围着我们。这时我便生出了无数警觉-—对于越发残酷的现实的个人警觉。自然,在2008年后这种警觉便进入了我的作品中。我觉得异化就是那种违背自然进化过程而突变的产物,它对我们意味着怎样的未来是不言自明的。
罗玛:异化作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变异现象,在艺术创作中有时会偏于具有惊悚感的表达,或者说,表现得比较怪诞。在“怪异”和“异化”之间,你认为有怎样的差别?你是如何平衡这种差异的?
朱存伟:“怪异”有哗众取宠的意味,而“异化”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我在绘画时会时刻考虑到现实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根基等因素对于作品的支撑,而不是在搞怪。
罗玛:你近期的创作中有一些植物“嫁接”在动物身上的作品,比如“花枝”系列,它们在表达向度上呈现出现实批判和诗意想象的悖论特征,对此你自己是怎么看的?或者说,对于花鸟题材等古典元素的引入你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
朱存伟:绘画本身就是在矛盾中前行,画面到处处于矛盾与统一之中。所谓“嫁接”仅是借用与手段。在他背后所呈现是人在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困惑以及某种耐人寻味的意象。对于花鸟题材等古典元素的引入仅是本源的吸收,其实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罗玛:你大学毕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动漫公司工作,这段经历对你后来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朱存伟:有很大的影响。在工作中接触到各种风格的想象力丰富的动画作品。高强度的绘制训练,这对我后来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影响。
罗玛:为什么放弃这份工作,而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朱存伟:动画片对于观者是轻松的。但对于制作公司的员工来说就不是那么轻松了。制作者仅是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已。当我想表达情绪与对世界的看法时却遇到了极大阻碍。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结果就自然产生了。
罗玛:2010年梅赛德斯—奔驰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个名为“smart都市艺术之旅”巡游项目,作为参与的艺术家之一,你在这次活动中有什么特别体验吗?
朱存伟:参加活动很多都是中国优秀的艺术家。在沟通与交流中体会到好的艺术是精简而不是叠加,是思维浓缩的精华。
罗玛:相对于北京的艺术氛围,你觉得南京的当代艺术在整体上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有什么值得思考的特点和特质?
朱存伟:相比较而言北京的艺术氛围活跃,呈现的状态是硬朗的、多元的。南京的当代艺术呈现的状态是温婉的、诗意的。南京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底蕴。当代艺术也不是无本之木,在与全球艺术接轨的同时,怎样利用与突破是值得深思的。
罗玛:我注意到你最近阶段的作品更加关注古典元素和气质的呈现,并且将你自身的现实思考隐含其中,这是否构成你创作的新方向?同时,你是否还会持久地深入关注异化主题?
朱存伟:是的。
(责任编辑:詹宏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