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斯-泰勒:我是《巴巴爸爸》的爸爸
2011-10-14 11:08:35天津网
2011年8月,“巴巴爸爸经典系列”图书的作者法国漫画家德鲁斯-泰勒先生和他的儿子托马斯先生来到中国,在北京和上海和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巴巴爸爸系列”图书的第一部《巴巴爸爸的诞生》出版于1970年,图书刚一问世就获得了英国文艺评论界权威的赞誉,并在博洛尼亚书展上受到广泛好评。在这40年里,巴巴爸爸以他的独创性和幽默感,倍受人们喜爱。
“巴巴爸爸”的形象由德鲁斯-泰勒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缇森根据棉花糖的形状而创作出来的。在法国,棉花糖就叫“巴巴爸爸”。因为法国的棉花糖都是粉红色的,所以“巴巴爸爸”也是粉红色。
1975年,联邦德国将《巴巴爸爸》改编成卡通片后,于1981年在美国首播。很快,四十多个国家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从电视里认识了“巴巴爸爸”一家。现在,《巴巴爸爸》已经有了30多种语言的版本,成为世界儿童图书的经典。
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和小朋友捏泥巴
记者:我爱“巴巴爸爸”,周围的孩子也爱。我们在里面读到了爱、欢乐和想象力,您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
泰勒:“巴巴爸爸”关于爱和比较善良的一部分,是来自于我的妻子,我不可以抢这个功,因为她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温柔的女性。
记者:您的围巾是手工缝制的,是谁做的?
泰勒:这条围巾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帮着制作的。他觉得既然“巴巴爸爸”来中国,一定要做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我还跟我的中文老师学了简单的中文问候语,就为了这次来中国问候中国,问候中国的小朋友,比如说“你们好”、“我是巴巴爸爸的爸爸”。
记者:昨天您在会场已经说了,说得很好。
泰勒:我也学了一些简单的语言,可以在出租车上用,所以我学了一句,我说我要去“北京陕西南路30号酒店”。结果到了车上他们告诉我,这个酒店不在北京,在上海。
记者:您当时是怎样创造出“巴巴爸爸”这样一个形象的?
泰勒:我们的灵感来源于小朋友们,开始的时候是用泥巴做雕塑,跟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把它揉成一条蛇,又揉成不同的形状。这样就构成了“巴巴爸爸”的开始。
记者:“巴巴爸爸”里面有7个不同的小孩,为什么有不同的造型和颜色?
泰勒:之所以设计成7个孩子,主要是在颜色上想用这几种最简单的颜色来搭配,就是红、黄、蓝等。比如红和蓝配起来是绿色,其他颜色也可以掺和起来变化。我们想用越简单的颜色越好,所以就构成了7个孩子,而且7个孩子构成了七天,正好一个星期。比如说小朋友们拿着黄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了绿色,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记者:您还会创造“巴巴爸爸”系列之外的作品吗?
泰勒:已经有了新的形象了,但是没有“巴巴爸爸”那么成功。我们有可能会再创造一些新的形象,但是“巴巴爸爸”一家是我们最心爱的,最喜欢的形象。
“巴巴爸爸”畅销的秘诀是小朋友喜欢
记者:您能告诉我们“巴巴爸爸”经久不衰的秘诀是什么吗?
泰勒:“巴巴爸爸”这个成功的秘诀太神秘了,我自己也不知道。之所以成功,可能因为“巴巴爸爸”一家有自己的生活,有的时候我其实想创造一些别的东西,但是由于“巴巴爸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生活,我也无法改变。比如说“巴巴爸爸”虽然可以变形,但有些形状是不可以变的。很多人去伦敦的时候,都会去参观福尔摩斯的家,大家觉得福尔摩斯已经成了真的存在过的人物一样,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巴巴爸爸”也是一样。
记者:昨天看到您戴这条“巴巴爸爸”的围巾,还有您的帽子,昨天到现在一直戴这个帽子,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泰勒: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巴巴爸爸”,每次他们会跟爸爸妈妈说,我要去见“巴巴爸爸”的爸爸了,如果他们看到一个普通人会觉得没有意思,所以我就希望有一些标志性的图案。因为小朋友对图案的感觉会比文字更强烈,所以我认为这样会让孩子们更开心。帽子也是一样,戴帽子会显得与众不同,孩子对视觉形象都非常敏感。
记者:围巾上也有一些中国结的图案,是不是特意为了这次中国之行而设计的?
泰勒:是的。确实是专门为了这次中国之行而设计的。因为我在巴黎有个朋友说,中国结是代表幸运,会带来运气,“巴巴爸爸”来中国一定要戴中国结。
记者:这么有意思的围巾有几条?
泰勒:现在全世界只有这唯一的一条。不好意思。(老爷爷很得意地笑了起来)
喜欢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和《三字经》
记者:昨天我在现场听您说您很喜欢中国,那么,您能告诉我,您喜欢中国的哪些方面吗?
泰勒:我最喜欢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因为电动自行车非常环保。他实际上是摩托车的行动方式,但是用的是电池,所以对空气完全没有污染。“巴巴爸爸”非常喜欢蓝天,喜欢白云,比如说在美国,在加州的洛杉矶,在10英里以外就能看到很多被污染的天空,那边的污染很厉害。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环保意识很强,都想保护我们的环境,“巴巴爸爸”的一家也很喜欢蓝天白云和好的环境。作为环保来说,电动自行车是很好的方式。“巴巴爸爸”一家的环保意识非常强,对环保非常重视,我从一开始创作“巴巴爸爸”的时候,大概在1970年左右,从第一个系列开始,你就可以从里面的故事感觉到,“巴巴爸爸”的孩子们都要保护环境。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爸爸妈妈们很喜欢“巴巴爸爸”这个系列,也很尊重这个系列,因为这个系列动画片或者图书,给孩子建立了一个榜样,教孩子要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
记者:请问一下您对中国的动画片有什么了解吗?
泰勒:我昨天早晨起来8:30打开中央电视台,就看到了播出《喜羊羊和灰太狼》,看起来很可爱,一只小绵羊,一只大灰狼一直要拿着枪打它,非常生动可爱。
记者:对中国文学有什么建议吗?
泰勒:中国文学有很长的历史,比如说像中国唐代的洛宾王,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做诗,写出了《咏鹅》,我也在学中文,也学了这首诗,让我很震撼,这么小的孩子写出了如此优美的诗歌,太了不起了!希望中国现在的小朋友也能像洛宾王一样,写出这样生动的诗歌来。同时我也学到了《三字经》,《三字经》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儿童文学,而且对我也是一种震撼。但对《三字经》的内涵我还不太了解,只是这种三个字、三个字并且很押韵的形式,觉得让孩子很容易记,很有意思。《三字经》非常有节奏感。比如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在小孩学字母的时候,大人就会重复让他说,比如NN、HH,有些欧美人编儿童图书的时候,想让小孩子重复,通过重复学到东西,但是小孩子并不喜欢这样的重复,可能像《三字经》那样有节奏感的形式,孩子更容易接受。比如说“巴巴爸爸”这个书的名字,其实也是为了方便小孩子读,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子一般只会发唇音,像M,P,B这些。不光是中国,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发音都是bb、pp这样的音,一两岁的小孩刚会说话,就可以发“巴巴爸爸”的音了。
新的“巴巴爸爸”将生活在火星上
记者:“巴巴爸爸”为什么是从土壤里面长出来的呢?这个设计有什么用意?
泰勒:这其实也是无意间得到的灵感,因为很久以前,我和夫人就喜欢种花种草,我认为什么东西都是从土壤里面长出来的,大地就是母亲,很自然产生“巴巴爸爸”也是从土壤里面生长出来的想法。我的儿子托马斯是“巴巴爸爸”的未来,托马斯和他的姐姐艾丽斯制造新的一系列“巴巴爸爸”动画片,都是他们在做。
记者:新的动画里面会增加一些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内容吗?人物形象会不会增加?因为毕竟“巴巴爸爸”过去这么多年了,再创作会不会加一些新故事进去?
泰勒:现在托马斯已经在制造新的系列,叫做《巴巴爸爸一家在火星》,故事是“巴巴爸爸”一家生活在火星上,虽然形象还是“巴巴爸爸”,但是可能在颜色上会有一些变化。
记者:为什么把这个情节设在火星上?
泰勒:我从小的时候,视力就特别好,可能比其他小朋友的视力要好,火星在离地球近的时候我用肉眼就可以看见,是一个小圆点,其他的行星也能看见,我觉得能够看到火星很神奇。火星离得非常近,好像是又一个月球一样,既然离得那么近,可能有一天人类会到火星上去。“巴巴爸爸”一家跟我一样,对火星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就比我先去了火星。托马斯在制作动画片时用了新的3D技术,在制作动画片的同时,还给了“巴巴爸爸”一个新的方向,也增加很多新的元素和灵感。
记者: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巴巴爸爸”也过着幸福的生活,温馨的色调就像您穿的粉红色衬衫一样,但是现实世界不是这样的,读着这样的故事会帮助小朋友们抗衡世界的灰暗面吗?
泰勒: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比如说,当有的人问一个人最近怎么样时,有人说很好,特别好,有人就会说不好,问题很多。实际上很多东西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有的人生活处境并不是很好,但是他很乐观,比如说同样是父母离异,有的人会调节自己,因为他的生活态度很乐观。“巴巴爸爸”的形象和系列故事,他们的目的和目标是带给孩子欢乐,是娱乐儿童的,所以希望儿童看到它,会给儿童带来微笑。“巴巴爸爸”不会告诉孩子们,现在经济危机,要打仗了什么的,“巴巴爸爸”就是给孩子带来欢笑的,我们试图让孩子开心地笑出来。
记者:用什么方法创造出来的故事可以让孩子觉得非常开心?
泰勒:比如说用幽默方式,即使是幽默的方式,有些也可能会伤害到一些人。比如卓别林表演时,他穿的鞋子很大,鼻子好像喝醉酒的感觉,像一个醉汉,他在幽默的同时也伤害了一些人。“巴巴爸爸”的幽默是无边界,是所有人看着都喜欢,不会伤害任何人的。
我再告诉你们一点“巴巴爸爸”家族的不同,动画片一般都会有对比,有坏的形象,还有好的形象。有的人说:你为什么不做一个黑色的巴巴爸爸、非常暴力的“巴巴爸爸”?我个人觉得“巴巴爸爸”里面的形象,都是很和善的,很善良的,不需要有坏人的一面,“巴巴爸爸”里面绝对不会有暴力倾向。
记者:您的创作方式是传统的手工绘画还是用电脑?
泰勒:我现在还是要用笔和纸。一开始要用笔和纸先手绘出来。
记者:您的孩子继承您继续这一主题的创作,您对他们有什么期望吗?
泰勒:我已经看到了“巴巴爸爸”的新希望,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对一些3D的形象还不太了解,因为有了我的儿子和女儿,给“巴巴爸爸”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新的灵感,所以让“巴巴爸爸”现在变得更加活跃,更加讨人喜欢。
“巴巴爸爸”的3D形象不是说电影的3D,而是3D制作动画,是肉眼看的,比较有立体感,更加生动了。比如说在3D电影里面,有的孩子看着、看着就把眼镜摘下来,因为孩子眼睛很疼。3D电影是新科技,小孩子接受3D电影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并且对小孩的眼睛很不好,所以我们没有打算做那种电影。
(责任编辑:刘娇)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