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伟:“时尚”应该是拒绝平庸的一剂药
2011-06-14 15:53:45雅昌艺术网专稿
导语:2011年6月10日,爱马仕“HBOX”影像展开幕式上,艺术家汪建伟带来了他的定制录像作品《零》;与此同时,他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的大型个展“黄灯”也自5月17日开幕以来进入了最后的章节。在开幕现场,与这位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跨学科,跨媒材,更像一个哲学家的艺术家交流中,我也再次领略他语录式的言辞和充满思辨的当代艺术观点。
图为展览现场,艺术家汪建伟接受雅昌艺术网的专访
汪建伟:商业或者政治都是你身处社会的一种方式而已
雅昌艺术网:现在很多商业品牌跟艺术家合作,LV刚刚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也刚刚在今日美术馆结束,今天您也带着定制的录像作品来到爱马仕HBOX这个展览。我想知道您的作品题材一直有对现实的深切的关注和反思,这种艺术与商业相互介入的状况,您是否有所考虑?想要有所表现?
汪建伟:商业也好,政治也好,在我眼睛里是一回事,都是你身处的这个社会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没有把它有一个什么特殊的对待,我首先认定或者是首先认为这是我身处的这个社会的一种关系。第二是你怎么来对待这种关系,就爱马仕这个合作来讲,是两个原因我决定可以做。
一是策展人他当时来到我的工作室时候,他完整的看完了我的两个视频作品,每个大约30多分钟,而不是像其他的策展人只是看了样片就做出一个决定。
第二是策展人本雅明他访问我工作室的时候,我只是面对一个策展人,当他说出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当时问我的问题,他的问题是这个基金会是完全独立的,不是给某个品牌在做一个logo,我当时开玩笑说你应该允许我可以批评、批判这个东西,他说当然这是艺术家的权利,这两个权利是写在合同里的,就是尊重艺术家所有的创造,这个是我跟一个可以跟我合作的一个策展人在合作,他没有让我感觉到我在跟一个商业品牌在合作,实际上这是我当时合作的一个基本点。
这个事情换过来说你应该有一些这样、这样的条件,你应该有这样、这样的限制,我肯定要说No,而且在这以前我曾经跟很多品牌说过No,我觉得合作实际上最佳点是要创造每个领域自己都不可能单独创造的东西,他不是为某一个服务的,这个实际上是合作的一个基本的点,整个展览对我来讲完全是不知道的,包括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少艺术家,我的作品跟谁放在一起,我从来不关心这个事情,我只关心这个作品应该对艺术家有完全的支配权。
汪建伟:Video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语言方式
雅昌艺术网:您在尤伦斯的个展“黄灯”探讨可很多关于时间和剧场的关系,以及展出的形式,包括在上海有过的展览也是用小的电视去展出您的作品,您怎么看“内容”被“放到盒子里”这种方式?
汪建伟:我觉得Video跟其他的事物同处一个空间,这本来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语言方式,什么叫多媒体、多种媒介,实际上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第一是他组成这个作品的方式;第二是他展示这个作品的方式。其实我93年的Video在澳大利亚三年展租赁的就是本地医院的一个床,实际上这个Video的内容一定要和有历史的一个物品在一起,而且我的很多作品也同样是这样的一种关联,就是说他的制造应该是一种综合状态,他的播出方式也应该是一个观念的一部分。
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当代艺术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做法,就是他不认为纯粹性是一个他要追求的目标。而且综合的展示能给一个作品单一存在的方向的位置,应该提供更多的途径,而且观众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做一个设想,我们把它作为一个Video来看,和把这个Video放到一个床上,把这个Video放在一个柜子里,它就有了一个脱离原来语境的阅读,这样他就创造了三种阅读方式,如果有三种对这个东西的理解的人群,接触到这个作品就提供了一个比以前要开放的途径,这实际上当代艺术一直在研究。其实我的个展的第一幕《用赝品等待》那个墙就是一个装置,其实他是在盒子里,我是把这个空间完全用一种屏风的样子完全切断,实际上是这个意义上讲是对空间的重新塑造。影像在不同的空间和以不同的方式展出的时候,他实际上延伸了仅仅是播出影像的一个空间。
汪建伟:策展人对他的主题呈现有时候是通过艺术家来实现的
雅昌艺术网:刚刚策展人在谈到HBOX项目,他每年对于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选择是有标准和主题的,他是否有和您交流过他的这个主题?
汪建伟:其实我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他的主题是什么,我只知道他选择了我,就像刚才说有很多事情就是说策展人对他的主题是通过艺术家来实现的,他认为这个艺术家的观念,包括这个艺术家一直以来的作品方式,他认为这个艺术家的观念,包括他这个艺术家一直以来的作品方式,他认为他适应参加,这个可能是他的事情,也许这个主题是在他选择艺术家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他不用把这个主题告诉你,你说是一个向上的主题,或者是向下的主题,这个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上来限制艺术家,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我可能会拒绝的。
汪建伟:这种线性播出方式创造了一个内部冲突给你
雅昌艺术网:我们以前看到的Video作品都是放在一个个的空间里,这个HBOX项目是8个录像作品都放在一个空间里顺序循环播放,这样的呈现是否会对作品的感受有所改变?
汪建伟:实际上很简单,Video有很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并置的,就像你刚才看到在一个空间里我们有四个房子,每个房子有一个Video艺术家,大家可以看了一个,看了二个,他们彼此之间会不会影响到彼此,这种影响是由观看的个体所形成的,但是他这次是把空间变成一个,然后又是一种线性的串联,实际上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要求每一个作品本身的质量,就是因为都放那儿没有一个空间隔绝,都是在一个整体当中在观看。
这个可能对艺术家实际上是一个考验,就是说你是否有能力在一个这样的系统里,然后让你的观念还可以如此强有力地呈现,观众也能够强有力地感受到的是你的一种观念,也就是说我倒是认为他的这种线性播出方式创造了一个可以把八个片子当成一个片子看,然后内部就是这个冲突带给你的,同时你也可以把它变成八个部分来欣赏,其实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讲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以前我的作品不只是这两个。
雅昌艺术网:各种混搭。
汪建伟:对,而且还有的时候策展人可能专门会制造这样的观念,就是让语义不清楚。
雅昌艺术网:其他部分您都看了吗?
汪建伟:我截止到今天两点钟来之前,我还不知道我跟谁在一起,我知道跟曹斐,而且也仅仅知道是一个名字,而且作品完全不知道,包括他们选择艺术家的方式、主题,包括基金会这些关系,对我来讲都是今天第一次听到的,因为我只需要考虑一个我认为值得我用你们看到的这个作品方式去表达的作品,这是我唯一要考虑的,而且我考虑最多的是七个间里人的行为方式,那个时候我用了很长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是一个业余的影像艺术家,因为我不是一个很专业的录像艺术家,为什么呢?因为我大量的时间是用在怎么建构这个艺术家,空间排演选择演员,包括他们的行为,其实我觉得这更像一个雕塑、一个装置,因为你们要看大量的钱花在空间,那个空间是搭建起来的,这些人在每一个空间里人的行为方式是经过排演的,影像是记录了这个工作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怀疑影像艺术家的身份,我可能是一个干预者,因为空间和行为方式在这个影像之前所成立的。
汪建伟:这个现实真是这样的吗?未必,只是你使用了观看现实的一种方法
雅昌艺术网:能具体讲一下你这七个场景当初的设置角度吗?在里边我也看到了食、色、性、生、死等等的东西。
汪建伟:你已经说出来了(笑)。我想表达的是有一个点很重要,第一幕,就是仪式跟日常之间的那种空白,它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的?比如说第一幕,一开始是在彼此的行礼,这个时候是彬彬有礼的,这个时候你会注意到这是一个日常中的理解,最后变成一个强迫症,最后就变成求饶,就是在这个之间会感觉到他是在哪一个转折点上突然产生了质变,但是这个点又是必须通过前面什么因素导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房间的行为都建立在这样的一个设计上,就是我不承认某一个东西,在今天我们能够如此明白把他从现实里摘出来不存在这个东西,而且我们有一个幻觉就是这个是这样,这个是这样,但是这种幻觉有的时候就是你只使用了说服你的一种知识,比如现实是这样的,这个现实真是这样的吗?未必,是你使用了观看现实的一种方法,但是这个时候现实可能还在按照跟你不同的方法在发生变化,这个就是我反复地看富士康的事件带给我的一个很大的启发,是什么导致这些人的界限的消失。
雅昌艺术网:没有征兆。
汪建伟:这个没有什么时代不时代,年轻不年轻,理解不理解,我们都面对的是同样的社会结构,对他们来讲他们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处理,包括对一个生命的恐惧都变得毫无征兆的时候,是什么导致的,对我来讲,我认为这个片子一定要在这样的一个位置来发生的,我认为任何一个简单的对他的决定都有可能是对这个世界本身的一个不负责任,所以我不会给他一个结论说他们就是恐惧,他们就是向往某一个东西得不到,他们选择了自杀,这些所有的结论都可以被排除在这种简单的解释以外,我们还剩下什么,而且我还做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报道,因为我看到任何一个杂志的报道都强有力,也特别清晰,我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他给你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方式,他为什么让我在很长时间被这样的一个事情所震惊。所以就有了黄灯这个概念,我不认为轻而易举的把一个事情下结论,而且我觉得这个结论任何人都不要太自信地认为自己有权利下这个结论。
汪建伟:对我来讲不存在业余和专业,只存在一个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两种角色都在现场
雅昌艺术网:从操作层面,我一直特别好奇,您的影像作品中演员是否是职业演员?演出前,您会给他们讲一些什么样的东西?表演达到了您所希望的吗?
汪建伟:我使用的演员全是专业演员,因为我理解的演员应该是他必须有双重系统。第一,他扮演了你们看的这个角色,同时他也是有他的理解在扮演,如何把他的这两种方式带到现场,而且我觉得传统的电影是完全接受一个导演的安排,认为达不到这个安排,我们叫他叫业余演员,有的时候我们选择所谓的业余演员,其实还是想让他承担专业演员的这么一个角色,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误解,对我来讲不存在业余和专业,只存在一个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两种角色都在现场。
比如我刚好在黄灯大量地开会,我首先问你们开过会没有?在主席台上,当时会碰见一个很大的问题说我们所有人只在主席台下看过主席台上的人开会,我们说那好今天换一个位置,你就突然发觉所有人是用在主席台下开会的想象,他就把他自己对这样一种开会的经验带来,对我来讲我需要安排谁先说话,谁后说话,现场能够完美地把这样一个角色承担下来,我觉得它就应该是专业,所以我认为在黄灯剧场188病人演员都是专业演员,因为他们都承担了他们的角色,在影像里边的角色。
汪建伟:真正尊重观众就不要用你的理解去想象他们
雅昌艺术网:昨天您在尤伦斯这个黄灯最后一个章节也开始了,在这么长的一个展期而且是分章节的,可能很少有观众人能够从头到尾都看完整的,而且展览本身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晦涩的,从现在已经到最后一个阶段,现在观众的反馈是怎样的?您个人从中有怎样的感触?
汪建伟:因为我从来不去预设观众,因为我的感觉是真正尊重观众就不要用你的理解去想象他们,我如果现在很明确地告诉你我在为观众想,我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我虚构的这些在哪儿,而且即便是我可以告诉你虚构了,你可以马上问我一个问题,我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虚构了它呢?我宁愿相信你永远要相信观众跟你处于一个同样的公平和知识,因为我觉得我不存在任何一种偷来的,个人通过某种权力得来的知识来源,我的所有知识来源是处于这个社会最平等的,你最公开的方式得到的。
我觉得我在使用我的知识的同时,我相信我的所有观众也有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我认为的观众,最终还有一个就是我认为观众和社会绝对不可以用大多数这个概念,唯一能够接受的是社会也好,观众也好,他就是充满差异的群体,我们怎么能够想象你虚构的这一部分来替代所有的人去说话,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有道德上的优势,实际上骨子里是一个已经接受了意识形态的结论,就是想象了一个东西,而且对这个想象是不提问的,这样的话,我们经常会处于一个这样的境地,大多数人不同意,这样会让人很崩溃的,这样的话你就等于是自绝于人民,所以我就必须要跟大多数人站在一起,大多数是什么呢?谁来定义这个标准,所以我觉得当代艺术是这样的,应该对这样的,就是对所有不加证明的真理,同时能够影响我们这样的行为应该是他本身攻击的一点,而不应该去轻而易举地接受。
汪建伟:“时尚”应该是拒绝平庸的一剂药
雅昌艺术网:你之前对时尚品牌有怎样认识和感受?
汪建伟:关于“时尚”我很同意六十年代当时有一个设计师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他说的那个是挺对的,他说时尚的精髓就是让这个社会拒绝平庸,他说时尚应该变成一个药,来拒绝一成不变的药丸。我觉得这个话,这么多年我还是按照这个方式理解时尚,但是有一个遗憾,大多数人不同意我的这个说法,好像我创造出这个东西,大家都应该来适应就好。
包括我那天给一个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到“奢侈品”,我认为奢侈品也应该不是用钱来决定的,谁能够有权获得它,奢侈品首先是一个匮乏,就是它应该创造这个社会,不是大家用钱能买大的东西,这个才叫奢侈品,比如我们说的精神、气质、独立,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奢侈品。这个东西才叫奢侈品,但是我们现在把奢侈品理解成看谁能够买到它,然后占有己有,而且只有一个,我觉得这是非常荒谬的,这个比资本主义还要暴力,这个道理,我希望我老谈黄灯共同体,我们谈的是一种在公开的交流和这种相互的质疑当中,我们分享大家的不同,我觉得在这个时候的公众才是真实的。
汪建伟:悲观主义者其实都是理想主义者
雅昌艺术网:对于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悲观、末世的情绪您个人怎样评价?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作品《零》
汪建伟:你不觉得悲观主义者都是理想主义者吗?为什么呢?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很完美,你一定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没有任何可以改动的地方,你认为他太完美了,你只需要去享受就可以了,理想主义者都认为这个社会是悲观主义者,我并没有说我的这个认为这个社会就属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就像我刚才谈到的,其实我们提供了这样去看社会的一种语境,但是我并没有剥夺和干预其他乐观主义看世界。
因为我觉得这种进步要看怎么说,其实就像我们要谈当代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不是说我们此时此刻就分享当代,当代有的时候你生活在过去,包括你的思维方式,你的行为方式,有的时候你觉得社会是一个进步,但是每一个人是有知识的,这个社会进步的方式,否则我们怎么来谈改革开放会有那么大的阻力呢?从人的角度来讲社会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要这么争论呢,就是因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个社会没有前途,会倒退。我觉得任何一个事情把一个逻辑点首先是认为不城市化他叫不倒退,所以你已经有了一个进步的点,然后你就要对另外一个不同意的点给他一个什么东西,但是我觉得今天我们可以再往前走一步,你的意见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而且不是一个终结的。
雅昌艺术网:谢谢您!
(责任编辑:张凡)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