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当代艺术馆开馆 “古根海姆模式”尝试
2010-11-01 09:28:52新快报
展品·大卫
继中国美术馆新馆将于“鸟巢”旁破土动工后,广东美术馆也与广州大剧院成功合作打造一个跨界多元艺术殿堂———广州大剧院当代艺术馆。
10月29日,新馆第一回展“启点·动象空间”正式拉开帷幕,一批目前市场估价达数亿元的广东美术馆馆藏当代艺术名家作品进驻广州大剧院,为广州市民开启了一个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学科跨界、资源互补、空间互融的全新平台。
当代艺术对话大剧院
据悉,此次展出作品中除了广东美术馆馆藏雕塑、油画、版画、装置等57件重量级作品之外,还特邀了国内当代艺术大腕的作品参展,如方力钧的《2003.2.1》、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岳敏君的《无题1》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本土一些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也参与了此次展览。
“两者的合作”是对广州大剧院设计者之一、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作品很好的回应和解读。“此次展览在建筑和艺术品上是相得益彰的,利用动感空间充分调动当代艺术的多元触点,融视觉、触觉、听觉为一体。”广州大剧院艺术总监徐民奇介绍说,扎哈除了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外还是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她的油画、装置等艺术作品都是国际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热点,她本人也十分关注此次艺术品的进驻。
“古根海姆模式”的尝试
今后,广州大剧院的管理方负责晚上演出,白天大部分公共空间则交由广东美术馆充分利用。“这种合作没有先例,是一种新颖的合作方式。”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表示,这次的合作让观众在欣赏表演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当代艺术带来的愉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界交流,更获得最大的文化辐射效应。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突破国内既有的美术馆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以作品展示为主的展览形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类似于古根海姆的运营模式。除了广州大剧院当代艺术馆,广东美术馆目前还接下了员村热电厂的改造工程,打造另一个新馆———广东当代美术馆。据悉,该馆将涵盖概念教育、拍卖、展示、表演、实验性艺术创作等领域,这一“大艺术”的形式也将意味着广东美术馆的发展策略正是一次“古根海姆模式”(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模式)的尝试。
(责任编辑:张凡)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