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艺博会专题】二 邱志杰:人们对博览会都抱着不小的学术期待
2010-09-11 09:40:11雅昌艺术网专稿
【透析艺博会专题】一 张子康:众人拾柴中国艺术博览会的火焰才能高
9月份又是各路艺术博览会开幕的黄金期,第四届上海当代国际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等纷纷开幕。目睹了5月份北京部分艺术博览会的萧条状况,人们不免对上海当代国际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的举办成果充满好奇和担心。业界人士对于艺术博览会的分析比较也各有见数,雅昌艺术网借第四届上海当代举办之际在现场采访了国内重要美术馆馆长、艺术家,特制作透析艺术博览会专题,以下为雅昌艺术网记者对艺术家邱志杰的访谈。
雅昌艺术网:与去年相比您觉得今年上海当代今年呈现怎样的特点?
邱志杰:它的第一年搞得是人气很旺,今年没有看见户外的项目。因为我还没看完,感觉上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特别别明确的亮点。学术部分,我前一阵子见过思源,他好像很大的力气放在“发现学术单元”,我主要是来看这个。画廊区一般,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特别兴奋的点。
雅昌艺术网:您认为最特别的单元是“发现价值”的学术部分吗?
邱志杰:现在人们对博览会其实抱着不小的学术期待,并不是只看画廊表现,因为近些年来整个双年展也经常会受到画廊的影响,我们不说得那么极端,说画廊操控,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说策展人如果双年展的经费有限,就需要他所邀请的艺术家所在的画廊进行一定的支持,起码画廊的支持程度会影响到双年展中作品的实现度,反而是在博览会上,有时候甚至在博览会的画廊的单元也会看到很不错的作品,特别是在他的学术单元,经常会看到比较大投入的作品,因为他直接就是在一个商业平台上追求学术的,所以应该说我每年来看博览会都会挺认真地看学术单元的部分。
雅昌艺术网:现在好多人都在谈论CIGE、艺术北京、上海当代这些博览会的一些比较,您是怎么样看待这个比较的吗?
邱志杰:我觉得从商业角度来看,全都比不过香港,毫无希望,因为香港有税收的支持,所以你就一定注定了不可能在商业上做出比香港更好的成绩,但是在北京或上海有当代这样的博览会存在,又似乎让人觉得也不能算是重复建设,因为你比照欧洲的密集程度,比照把巴塞尔和科隆的距离和柏林的距离,巴塞尔、柏林、科隆、维也纳这几个城市的距离和人口数量,以及对中国未来经济成长的估计和预期,应该说也不能在现在断言是重复建设,但是在我们的税收政策没有大的调整之前,我觉得做好自己的学术品牌的形象可能是最重要的,在这一方面,应该说都做了不小的努力,所以有一些人会说,特别是说北京有两个,应该合并,我觉得无所谓,分开也不见得不好。
(责任编辑:张嘉格)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