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整座城市变成展场

2009-12-03 08:47:54《深圳商报》 作者:刘琼

  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首场新闻发布会昨日在市民中心举行。该展览将于12月6日在市民广场开幕,并持续至2010年1月23日。发布会上,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欧宁介绍了本届展览的主题特色、重点突破以及精彩看点,为即将开幕的’09深港双城双年展揭幕预热。

  本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等单位承办,并与香港进行跨城合作,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以城市\建筑为主题的国际双年展。双年展自2005年举办至今已是第三届。首届以“城市开门”为主题;第二届展览以“城市再生”为主题,并开始与香港合作,创造出“双城双年展”的模式。经过两届的发展,双年展已成为国际建筑界和城市研究领域两年一度的盛会。

  “城市动员”唤醒全民参与

  本届展览以“城市动员”为主题,在往届专业性、学术性的基础上强调平民性,旨在探测当代城市对社会生活的营运和组织,以及它在行政动员、商业动员、民间动员和学术动员方面的可能性。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女性策展人碧翠斯·盖里里、太田佳代子、侯唯唯、姚嘉善与总策展人欧宁协同工作,共组织了来自世界各地60多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参展。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主要以大型临时建筑和装置为主,强调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大规模的研讨会、对话和工作坊项目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危机等问题,致力于把本届双年展变成思想交锋和话语生产的一个活跃的平台。

  与往届展览聚集于美术馆等高端传统场所不同,本次展览的场地显得非常“平民化”。据总策展人欧宁介绍,展览主场地为深圳市民广场及其周边地区,分展场在深圳湾大街和益田假日广场,横跨城市东西的空间布局将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展场。主展场分为露天展区和室内展区。露天展区主要用于展出大件的委托作品,并将延伸至市民广场、北广场的书市屋顶长廊、南广场、水晶岛及市民广场东西角的两个公园。室内展区位于市民广场的地下区域,面积达5000平方米,涵盖影像、装置、新媒体等30多件不同类型的作品。分展场则植入大型购物广场,主要展出国外艺术家的部分“实验性”作品。届时,市民可以在休闲、购物中感受展览的氛围,并在这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参与展览,与艺术家互动。

  67个项目集合“全球创意”

  本次展览虽然强调“平民性”,但丝毫不影响其专业性和国际化。欧宁告诉记者,此次参展的67个项目来自全球10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参展人和国际参展人的比例为3:7。

  在这些参展作品中,荷兰记者Michiel Hulshof和建筑师Daan Roggeveen成功鼓动了一批来自中国中西部的“的哥”,一路开车到深圳。这些司机将带来当地的照片、流行歌曲和精彩故事。展览期间,观众可上车和司机“神聊”,了解中西部这片开垦中的土地。来自旧金山的艺术团体Futurefarmers带来作品“超级转盘”,这个八角形的转盘既是一个狂欢的场所,又是表演场地。日本艺术家小松敏宏带来了“熟悉又陌生的水”,她将采集自深圳各处的800罐水,镶嵌在一个框架中,提醒观众别忘了水资源的宝贵。巴西参展团体Triptyque的作品名为“创造物”,奇特的高塔与线性元素的结合,暗示正在形成中的城市认同感和建筑物的影响力。展览期间,观众均可到这些临时搭建起来的建筑物中体验,体会建筑与生活间的紧密关系。同时,还可通过双年展官方网站www.szhkbiennale.org了解最新消息。

  本届双年展还推出了三个特别项目。名为“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像”的特别策划,邀请了胡昉、韩东、朱文、张悦然等九位作家访问九个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已建成建筑物,然后创作九篇与建筑相关的小说。通过双年展网站来收集观众的需求,与旅行社合作,帮助观众前往这九个建筑物亲身体验,来摆脱“建筑展只能展示图纸和模型”的刻板印象。此外,展览还安排了岭南派建筑大师夏昌世的个人回顾展,打破一般双年展的群展模式,发展深入的个案研究。为了增加展览媒介的多样性,组委会还筹备了“早期城市建筑电影展”,从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的电影资料馆精选了八部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与城市和建筑相关的16毫米影片,在露天场地和电影院与市民分享。

  展览叙事反映“深圳发展轨迹”

  欧宁说,为了体现深圳30年所走过的历程,他在收集作品以及策展过程中强调展览的叙事性。试图在作品和各项活动中呈现深圳的历史以及对现代都市的思考。

  “虽然展览场地跨越了整座城市,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但贯穿始终的主线则是深圳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这座城市的民众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欧宁说,为此,他一反往常专业性的展览叙事,特地用文学和叙述的方式写了一篇7000字的《一个叫深圳的城市》。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名为“在南方”,介绍深圳这座特殊的城市;第二章“渔农考”,主要思考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在第三章“造城热”中则思考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重返街头”、“游乐场”和“未来城邦”中则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和激活、如何吸引普通市民参展以及如何用新媒介作品来展示深圳的未来。

  针对这些内容,相对应的展览如“深圳市民广场蓝图”,“权宜城市”、“建筑影响力”以及“农业中国:乡土主义的乌托邦”等论坛也将在50多天的双年展期间相继展开,向市民呈现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深圳。

(责任编辑:张凡)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