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雕刻珠宝艺术
2009-08-26 09:38:18时尚网
他是众多华人珠宝设计师眼中那个需要顶礼膜拜的东方珠宝诗人,他是那个用珠宝向艺术虔诚致敬,用雕刻无声铭记历史的珠宝艺术家,他将珠宝比作寄托人类精神与爱意的小宇宙,而他恰似一个无声珠宝艺术的最佳朗读者,那些惊世的宝石雕刻则是最动人的珠宝史诗。陈世英,这个享誉世界的东方珠宝大师用三十年的时间雕琢出关于光与美的艺术旅程,复兴了一场东方珠宝创作革命。
每次我采访那些优秀的华人珠宝设计师,问起谁是他们心目中最值得崇拜的同业,他们给我的总是同一个名字——Wallace Chan陈世英。“他绝对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真正的珠宝艺术家。”这是我所听到的对他最一致的评价,于是深深引起了我对于他的好奇。当今天我终于完成了对他的访问,毫无悬念的,和所有人一样的崇拜之情同样油然而生。
“搅乱”世界的雕刻小学徒
1956年,福州,陈世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传统中国家庭,十七岁投师中国传统雕刻学徒,苦心钻研中西雕刻工艺。“那个时代学雕刻,是为了拥有一技之长,只要有门手艺,生计便不成问题。做学徒的经历很辛酸,花了很多时间才能雕出理想的图案,但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我开始爱上雕刻这门艺术。”80年代,陈世英已经开始制作大型雕塑,这意味着要花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往往几件作品就要做上整整一年。天道酬勤,1987年,荣获当年国际设计大奖的“世英切割”诞生了,小学徒震惊了全世界,而演出才刚刚开始。
“把金属和宝石结合,在机缘上是一种巧合。”在从事多年阴雕、浮雕和自创的三维空间立体内雕以后,许多国际上珠宝设计前辈都鼓励他将这一手非凡的雕刻公艺施展到珠宝设计上。但真正触发陈世英全面投入珠宝创作的却是现代艺术同时呈现出的割裂性和和谐感,“Georges Seurat 的点彩画法给我触动最大。把构成感官万物的颜色世界彻底打碎后,再以自己的感情一点点把世界点缀粉饰起来,原来创造是可以这样的啊。我开始以宝石、贵金属,和所有材料——包括木材来点缀粉饰这个世界,结果,一件件以珠宝为颜色的立体油画在我手里出现了。”
扑面而来的不仅是让陈世英兴奋不已的创作满足感,更伴随着无数的荣耀与赞叹。亚洲宝石雕刻家、首位在德国宝石博物馆举行个展的雕刻艺术家、被美国 Vogue 杂志特选为封面、参加意大利Verona豪华艺术展,于巴塞尔国际展推出钛金属珠宝系列,当年的小学徒彻底打翻了珠宝设计界的油漆桶,并将自己的艺术创意纵情泼墨于全世界,东方的珠宝艺术终于告别了久违的平静。
以虔诚之心热爱
以一个雕刻艺术家的执着去探究每一种技术可能性的极限,掏空自己,用对世人与心灵的观察中提炼灵感的启发,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观察这个未知的世界,将自己的生存嵌入国学和佛学的道理海洋之中,陈世英的美学焦距不再是简单对准艺术的创造物,而是艺术家与作品之间、与现实之间深层次的映射关系。在他手中,一件作品不再仅是女人心头最难以割舍的珍品,更是艺术家的心情归宿。
“第一次感受到我带给别人的触动是一件纯粹的宝石雕刻。一张柔美的希腊女神面孔,巧妙地嵌在6面切割线条之中,形成6个女神倒影。当在莫斯科艺术展展出时,一位莫斯科大学宝石学教授观看了整整5分钟之多,然后握住我的手说这件作品他知道是买不起的,但给了他莫大的欣喜,因为他现在知道珠宝和雕刻后继有人了,并且是来自东方世界的中国。”而你必须知道,同场展览的还有Harry Winston、Tiffany等国际珠宝品牌,但在珠宝意念和技术精巧上,陈世英技压群雄。
创作是性格的美丽倒影
“我是一个喜欢不断求变的人,而这也可算是我的成功之处。我常常抱着永远学习和不断创新风格的心态去创作,每每尝试用新的贵价物料,加上光学及新的宝石切割技术,造出新作品。”于是才有了巴塞尔珠宝展上18K黄金与钛金属新颖艺术珠宝惊艳全场的一幕,才有了紫檀木与翡翠完美的结合,才有了蝴蝶标本与钻石不可思议的创意混搭。
为了加深宝石的感性认识,他会到宝石矿中去体会裸石出矿的面貌.为了达到更高的创作理念,他亲自学习机械工程。在他眼中,珠宝不只限于美丽的装饰,更是一件艺术品,一扇将华人珠宝设计艺术带上国际舞台的窗口。创新对于陈世英不仅是情趣使然,还带着更多的文化属性和使命感,在他看来不断开发物料才能丰富珠宝设计的意境,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更能提升设计的灵魂为艺术品孕育出生命。“我一直坚持提醒我自己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保持心境清静,心如明镜,才可以在珠宝创作上无物、无心、无往而不利。我花了最少7年时间,将钛金属加入珠宝设计中,令珠宝的物料组合有更多更新鲜耀眼的变化,达至今天运用得随心所欲的境界。”
如今这位东方珠宝艺术家的下一个目标是研发钨合金,一个比钛更坚硬,更难处理的命题,而他的理由是“我选择尝试这个挑战是因为钨这种物料的颜色很能表现现代人的个性,非常硬朗,所以我很喜欢”,没错,他就是那个欧美巨头面前“那个可怕的中国人”,因为在他的世界里,珠宝艺术没有禁地。
(责任编辑:张凡)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